儿童自发的心智发展是连续不断的,“并直接与儿童本身的心理潜力有关,而不直接与老师的工作有关”。强迫孩子画画、不断教孩子画画,可能导致这个孩子一辈子都不可能真正真正的画画。不仅仅是天然的兴趣被泯灭了,而且孩子这方面的心智被教的模式桎梏了。

      蒙特梭利说:“儿童将所学的概念一般化。”这是智力过程,是一种内心中的深层创造。例如我今天学了“紫色”,这是一个具体概念。但把“紫色”放在生活中,这个过程可能要经过几个月,也可能经过一年。

      我发现我儿子经常是这样的,比如说“理解”,《小王子》那本书第一句话就说:“我想做一个画家,但大人们不理解我,我只好做一个飞行员,我驾驶飞机。”我给儿子读的时候没有特意强调什么。后来有一天我儿子突然对我说:“你没有理解我!”那时他才3岁。

       还有一次我给儿子读书,讲恐龙怎么消亡的。“炎热的夏季来临了,草木枯萎,大地干旱……”过了一年,我儿子有一天问我:“妈妈,为什么冬天没有绿色?”我说:“你看冬天太冷了,草都变黄了,书都没有叶子了。”我儿子说:“你应该这么说——草木枯萎了。”一年前的事情,他这阵儿还能记得,我想这就是概念发展到一般化的过程。枯萎原始炎热造成的,但寒冷也能造成枯萎。他的心智已经发展到可以自然联想并使用概念的地步。

         口头表达能力是心智发展程度的表现。比如我们幼儿院的丹丹。我们带他去选服装,选了一件条条的,一件可口可乐红点点的,又选了一件格格的。大人们都认为格格的那件漂亮。我们给丹丹试衣服的时候她没有表示反抗,没有说“我不穿”,她很高兴地脱了衣服。她妈妈说:“我们先给她穿这件格格的吧。”这个时候孩子突然哭闹起来,坚决不穿衣服,任凭大人们怎么讲道理,这孩子就是又哭又闹又蹬坚决不穿。后来袁老师说:“干脆这样吧,让她出去玩一会儿,反正现在是夏天,又不怕冷。”于是就把她放在秋千上,光着上身让她玩了一会儿。我抱着那些衣服跟她商量:“丹丹,你不能不穿衣服,你是女孩子,不穿衣服不行,咱们穿衣服好吗?”她笑着说:“好的。”我说:“穿哪一件呢?”她说:“红点点的。”我就给她穿上那件红点点的衣服。大人们突然明白了原因,她妈妈说:“丹丹,你要穿这个红点点的,你可以跟妈妈说,你为什么闹了半天不说呢?”

      丹丹当时两岁十个月,她是迫于压力?还是她的心智没有发展到这一步,不知道这个问题可以用“说”来解决?这件事提醒了我,因为我的儿子经常这样,遇到有些问题就哭,不说。他爸爸常说:“你说出来嘛,你说出来,我们才能解决,为什么不说,老哭呢?”后来我发现儿童的心智还没有达到能够用“说”解决问题的地步,他说不出来,所以他用哭来解决。哭出了表达情绪,又是儿童心智未及的一种表现。

      实际上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经常在强制孩子。成人压抑孩子常常是无意识的。我们兴致勃勃地说“这个格格的好……”这给丹丹产生了极大地压力,以至于她都并不能说出来,她觉得没有办法改变了。

这个问题就像从具体到概念的发展过程一样,跟心智的发展有关。他达到一种心智的时候他能说出来:他达不到一种心智的时候,他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成人一旦压制了儿童,儿童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我们不知道,问题的根据是这样埋下的。

        心智的发展需要时间,孩子自发的心理发展就如蒙特梭利所说,“是连续不断的”。也就是说,儿童所要所有的一切是连续不断地,“并直接与儿童本身的心理潜力相关,而不直接与老师的工作相关。”

     比如说画画。画画这个能力很重要,画画是掌握对象,画画曾是文字的前奏。在文字以后画画成为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景的方式。我的孩子到了5岁画画的敏感期才来,以前都是:“妈妈,你给我画电风扇!”“妈妈,你给我画……”我当时心里想:别的孩子都会画画,我的孩子怎么不会画呀?突然有一天,我孩子开始一整天不停的画画,一会儿就能画十几张。而且他看着小汽车就能画出来,这个能力突然间就出现了。当时我有一个感觉:“儿童确实了不得。”以前我每天晚上给我儿子画画,画了一年了,儿子还是什么都不会画。这其中有一种“连续不断”的心理发展。直到有一天,结果会突然表现出来了——孩子会画了。你说这种心智的发展,这种感觉,跟老师的那种计划性工作有没有关系?没有关系。如果我们在儿童没有产生画画敏感期的时候强制孩子画画,可能造成一种极可怕的后果,这个后果就是把儿童的绘画天赋扼杀了。我们幼儿院就有一批其他幼儿园过来的大孩子。我感觉他们一辈子不可能画画了。他们画的画永远就是太阳、草、树、房子,还有两个跳绳的娃娃。老师说:“愁死我了,画了半年还是画这几个。”有的孩子画夜晚,画完了以后才发现太阳已经画上了,没办法就用纸糊住,再画。为什么?他画画已经程序化了,那创造力的心智已经被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桎梏了。

      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严谨和科学。如果你不严谨和科学,你可能就毁了孩子的一辈子。为什么说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是幼儿教师呢?有一个朋友说:“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国际上幼儿教师在最赚钱的职业排位上位居第三。”我们知道在发达国家牙科大夫比较挣钱,律师比较挣钱。实际上在国外幼儿教师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有的人博士毕业直接就去带孩子。人们把最优秀的人放到了幼儿教育上,是因为零到6岁决定人的一生。蒙特梭利把幼儿教师看做胜过科学家和先知的人。如果我们的国家重视幼儿教育,我们的希望也就真正到来了。

      人特别奇怪,比如说一个坏人,让他去教大学,这个人的东西可能被大学生吸收,也可能不被吸收,但基本上是不被大学生吸收;如果让他来教小孩子,小孩子就吸收了他的东西。因为教师是儿童的环境。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幼儿园,孩子“哗……”都跑过来了,那个老师一看,手一叉说:“回去!”孩子们又掉头跑回去了。我想,这么粗俗的人,当幼儿教师真是太可怕了。幼儿的心智是吸收性的!幼儿教师应当是最优秀的人。幼儿教师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师,他应当是一个真善美的心理学家。给幼儿教画画的,应当是一个真善美的画家;给幼儿教钢琴的,应当是一个真善美的音乐家。但是现实是相反的,就像黑格尔所说的“用头立地”,我们并没有改变“用头立地”的局面。

        有一次一个朋友来我家,带着他的小女儿。我们带她一起去公园。在公园里走了一会儿,小女孩说:“你们3个人站队!”我们站好队。她说:“不要说话!再说话我就让你出去,蹲到厕所里。”“齐步走!”“不许回头!再回头就……”她高兴地摆布我们,没完没了地训斥我们。她这么小为什么喜欢这样呢?她妈妈说,她的老师就这样,可以说一模一样。

       我们幼儿院的孩子会说:“请你给我道歉。”“妈妈你应该说‘请’。“妈妈你伤害我了。”“妈妈,你不应该这样。”这是因为学校的老师每次都细声细气地跟他说话,他就吸收进去了。儿童看上去好像是浑浑噩噩的,其实你的一言一行他都注意到了,都吸收进去了。他把这个环境都吃进去了!你的语言、你的思维方式、你的钢琴指法、你的脚步、你的神态,每一个细节!每一嘴角的动,每一手指的动。更重要的,教师的意识状态和精神层次也都被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教师要准备的不是教具、教师的环境,而是自己的精神,这才叫真正的准备。

       蒙特梭利说,“幼儿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的智力、精神和体格得到自然的发展,而不是把幼儿培养成一般所说的学者。”“我们在提供给孩子适合促进他的感觉的教材之后必须是等待,让他的观察能力自然发展并达到自觉地程度,这正是教育者的艺术所在”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这点。我们带着孩子出去素描,每人都带着画板、颜料和笔,我们让孩子画眼前的树。我发现有一个孩子是这样画的:她用红红的笔画了一个树干,用黄色的笔画叶子,这时候老师看见该怎么办?一个优秀的蒙特梭利老师这个时候即不问也不管。蒙特梭利说,这时候儿童还没有成为一个生活的观察者。你没有必要校正他。可有的教师就说孩子:“你看看树到底是什么颜色?你看你画错了没有?”孩子如果不知道,教师又说:“你再看一看?”有的老师可能更加积极,会拿着一片叶子启发孩子:“你看一看,这个颜色跟……”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发现这个孩子画画的时候不再把树干画成红色,她把树干画成棕色的,但她依然把树叶化成黄色的。在过了半年,这个孩子把树叶和树干全部画成了正确的颜色。这个过程是不需要老师来指导的。如果孩子没有站我,那是因为她自己的心智发展和敏感气还没有到来,她还没有成为一个生活的观察者。

       在蒙特梭利教育中,如果在操作教具的时候发现儿童掌握不了,比如儿童说:“老师,我想喝水。”或是有其他不情愿的表现,一个好的蒙氏老师会微笑着轻轻摸摸孩子头,让孩子离开。这时候儿童是不是犯错误了?不是,不管儿童愿不愿意操作,一切全都是他自发性的活动。任何老师不得暗示、诱导孩子。蒙特梭利说:“教学必须严格遵照最大限度地减少教育者的积极干预的原则。

        我知道,我们的家长和老师特别愿意干预孩子。我这种积极性就曾经特别大。我儿子4岁半的时候0到10的数还不会数,每天晚上,我一到幼儿院就哄骗我儿子。我说:“辛辛,妈妈听老师今天夸你了。”我儿子问:“夸什么了?”“妈妈听说你今天进班里操作数学教具了。你真优秀呀!”我儿子想想说:“没有,我今天操作的是拼车和拼房子。”显然这种暗示没有起到作用。这招不灵,我换一招。过两天我又说:“辛辛,听老师说你没有别的小朋友聪明,你数学教具都不会操作。妈妈不相信,妈妈觉得你是全世界最聪明的孩子。咱们去操作操作。”这种方法偶尔会起作用,我儿子会操作上一次,结果是几个月都不摸数学教具。我再哄我儿子的时候,儿子就说:“妈妈,你为什么要强迫我操作数学教具?”我说:“不知道。”后来他们老师说:“你儿子之所以不愿意操作数学教具,是你给他造成了一系列的心理障碍。你总是不断地说‘儿子去操作赛根板……’”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我儿子对那些东西烦透了。好在他在意志上合思想上都已独立,几乎不太受他人的干扰。在幼儿院的4年,他几乎是在后院的“百草园”里度过的。他整整玩到了6岁半。

        说到操作,顺便说一说操作中的“归位”问题。蒙特梭利教育要求拿东西归位,通过这样的行为形成儿童的秩序感,然后为他的数学学习做准备。但辛辛一回家并不是完全归位,有时不爱归位。很多家长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孩子离开家,任何地方都会将东西归位,唯独在家不完全遵守这个规则。每次刘老师来我家就很严厉的说:“辛辛,请你归位!”我儿子一看这架势是真的,就开始归位,但心里极不情愿;我心疼孩子,心里不舒服,就说:“这是我家,他可以不归位。”刘老师说:“你太不蒙氏了。”我说他太不蒙氏了。难道秩序是靠强制建构起来的?我觉得怎么可以这样厉害的对我儿子呀?这会造成孩子新的问题。

        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个“收拾得特别有秩序”跟数学到底有多大关系?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那种比较乱、比较无秩序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数学普遍学不好。但也有这种情况,就是有些知识分子的家庭,家里乱,但孩子的数学却学得特别好。我问刘老师:“有的人家里收拾得干净有序,但孩子的思维却糊涂;有的人家里特别乱,但孩子的头脑清晰明白。原因在哪?”后来我想明白了,儿童的内在是一个秩序的内在,万物以结构呈现,更何况儿童的头脑呢!

        我们应该用有秩序的环境、秩序的行为、秩序的语言、秩序的情绪……和孩子内在的秩序配对,一个接近法则的真理,就会在某一个时刻,从孩子的口里蹦出来。但核心不在于孩子说了什么惊人的话,而在于协助孩子,由孩子借助外在的有序环境,自己建立一个大脑的、内在的秩序系统。这就是环境的有序不是绝对的。在一个严格的秩序环境里,但是孩子的语言环境和行为的环境是无序的,同样会是孩子混乱。

         而通过强制和权威的手段达到环境的秩序,本身就是承认内在暴力和无秩序的表现。我们需要用爱的方式,逐渐地帮助孩子形成一个有序的环境,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和孩子一起照顾环境,然后帮助孩子,让孩子自己照顾环境。这就是教育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给儿童一个更宽限的环境,让儿童能够自己组织自己的内部,他会学好归纳的,他会严格区分和归类他大脑里接受的一切东西,这需要时间,而且还要把它变成智力。洞察之后,智力主要表现为归纳和演绎。“演绎”在生活中叫做逻辑。我发现辛辛的逻辑非常强。一天我问他:“辛辛,人的生命需要什么才能很好的发展?”她说:“爱!”我又问:“爱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她说:“理解!”实际上他回答得并不妙,但他推理了,他进行了逻辑的推理。所以我对刘老师说:“你不要再强制我儿子归位了。你搞得我很痛苦。你一说归位,我儿子脸上的肌肉就紧张起来,还看你的脸色。我不想让我儿子看谁的脸色生活。”我不想让孩子害怕某一个人。

          后来我就仔细观察,辛辛在很多事情上是既有逻辑的,条例很清楚。他5岁时,我每次问他:“辛辛,1加1等于多少?你给妈妈说。”她说:“11!”后来我想:对,1加1放到一起正好是11嘛!我问:“那1加0等于多少?“他说:”10!“想脑筋急转弯。后来我想:这家伙不可理喻,算了,不再教了。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发现了新情况。我们家有一个钟,钟点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表盘上有1、2、3……12。他常常躺在沙发上看那个钟。有一天他对我说:“妈妈,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我问:“发现什么秘密了?”他说:“你看嘛,那个11、12,过来肯定是13、1、4、15、16、17、18、19,对不对?”我说:“对!”实际上那钟上10过来只有11、12,但他自己推理出了13、14……而且每个…“1”后面必然从1再跟到9,这是他自己推理出来的。这是一种加法,是24小时计时法。这也是三角中“任意角”的记法。我当时大为震惊,因为我一直觉得我儿子比较愚笨,开窍开得晚。他能推理这个问题,又一次证明了蒙特梭利所说的敏感期。

           我想起我们幼儿院的小孩文津,她5岁进院,当时对数字一点不知道。6岁时忽然有一天惊叫道:“9加4等于13,8加5等于13,7加6等于13……都是13,你们快看嘛!”当时她正在操作数学教具数塔。她又接着摆“9+3=12”“8+4=12”……在蒙特梭利环境下,有的孩子4岁时数学敏感期就到来,有的孩子5岁半到来,这并不意味着4岁的孩子比5岁半的孩子聪明。因为这个孩子4岁的时候,他的另外一个敏感期到来了。

就是说孩子每一阶段的生命不是空白的,它是由一个又一个敏感期建立起来的。他不发展这一方面,必然发展哪一方面。

在一些家长的眼里,语文、数学成绩是衡量孩子聪明与否的标准。但作为一个人要存活在这个世界上,他要掌握的东西太多了。一个人有理性的、情感的世界,这包括品质、人格、道德和审美等等,这比简单的算术认字重要得多!很多人看完《泰坦尼克号》以后很激动,尤其那个女孩站在船头上,胳膊伸展开,说:“我感觉在飞翔。”这是一种感觉,这同时也是一种审美。但是有人会说:“这到底有什么意思?”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没有感觉。艺术也是一种智力。他让我们有另一片天地的丰富感知,那便是生活,是生命之光。不管是音乐,还是美术,它们所有的本质是为了美化我们的生活,是为了让我们感知生活及其本质。我想,即使你不懂美术,不懂音乐,如果你能感知它们的美,音乐和美术已经在你那儿实现了。

一个人的艺术智力是在童年奠定的。我们幼儿院有3岁的孩子,上音乐课听《致爱丽丝》听了10遍,听完了10遍,已经下课了,他哭着不愿离开音乐厅,还要听。老师只好给他弄了个小录音机,她就把耳机带到耳朵上,听呀听呀听,听到吃饭的时候,硬是把那个录音机弄坏了。他才岁多,咋么能听这么久?你说他不懂这个曲子吗?我觉得跟那些杰出的音乐家相比,她对曲子的感知并不弱于他们。难道说这个东西不重要吗?只是加减法重要或认字重要吗?

人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人与人的差别在于对世界的感觉,你的感觉越细腻、越丰富,你的生命状态会越好。你的感觉越粗糙、越简陋,你的生命状态就会越低。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