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中国小学语文界的领军人物,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也是全国特级教师。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是王老师写给老师们看的(跟咱们一样,老师们也头疼学生写作文),审视 一个挺“流行”的说法:现在的孩子普遍“被圈养”,没生活,所以一到写作文就写不出...
针对这个论断,王老师发出“作文教学三问”:
孩子真的没有生活吗?
一定要写有意义的生活吗?
为什么我们写不出有意义的生活?
王老师举了很多例子来解答,很形象很好懂,对指导孩子写作挺有启发,分享大家!
王崧舟,中国小学语文界的领军人物,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也是全国特级教师。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是王老师写给老师们看的(跟咱们一样,老师们也头疼学生写作文),审视 一个挺“流行”的说法:现在的孩子普遍“被圈养”,没生活,所以一到写作文就写不出...
针对这个论断,王老师发出“作文教学三问”:
孩子真的没有生活吗?
一定要写有意义的生活吗?
为什么我们写不出有意义的生活?
王老师举了很多例子来解答,很形象很好懂,对指导孩子写作挺有启发,分享大家!
前言
《汉娜的手提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地点涉及三大洲,时间跨度近70年。一个手提箱,把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一个小姑娘和她的家人,与现代日本东京一个年轻女子和一群孩子,以及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位老人,联系到了一起。
从1939年到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专制者阿道夫 希特勒,妄想德国能统治全世界。他狂妄观念的中心,就是要把犹太人从地球上无情地清除。为了消灭他的这些“敌人”,他在欧洲各地建立了几十个被称为集中营的大规模监狱。欧洲几乎所有国家的犹太人,无论男女老幼,都被迫背井离乡,被押送到集中营。他们在那里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磨难,很多人饿死或病死,更多的人被活活杀害。在这些集中营,以及希特勒的追随者实施恐怖计划的其他地方,总共有600万犹太人被杀害,其中有150万犹太儿童。1945年,战争结束了。全世界终于知道了集中营里发生的可怕事情,人们称之为大屠杀。从此以后,人们通过各种努力,试图更多地了解大屠杀的真相。它以种族、宗教、文化的不同为由,实施了大规模的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种族清洗”。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怎样才能杜绝类似的事情?
日本人关注大屠杀是比较晚的事情,虽然日本曾在二战期间同纳粹德国结盟。其中有一个日本人,想为全人类的互相宽容和理解做点事,觉得让日本年轻一代更多地了解这方面的历史尤其重要,因此独立资助,匿名成立了一个博物馆―“东京大屠杀教育资料中心”(以下简称大屠杀教育中心)。
各位老师:大家好!
在座多数都是局长和校长,也有少数老师。我想我们都是教育者,所以我把大家的称为“老师”。在我们武侯实验中学,提倡彼此都互称老师,我们有一个共同情怀,所以做教育的有着共同的称呼,叫“老师”。
大家可以先扫一扫屏幕上我的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二维码。每天早上提供一篇文章,今天早上的文章是谈校园的文化内涵与文化自信。今天,我来讲讲“追求教育的真境界”。
先问大家一个朴素的问题:教育为谁?这个问题答案是非常明确的,当然是为了我们的孩子。但有时候我们不知不觉就偏离了这个初衷。
大家看看这几张照片。这是我们在很多学校可以看到的景观:苏霍姆林斯基塑像,陶行知的塑像……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是我觉得有问题——校园的塑像是给谁看的?是给孩子看的。可这些塑像明显是成人视角,而不是儿童视角。学校的一切是给孩子设置的。我们学校的孩子大多当地失地农民的孩子,还有农民工子弟,所以我们搞平民教育。我们学校也有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的塑像,但我跟雕塑者说要让雕塑有微笑,有亲和力,比如我让苏霍姆林斯基给孩子讲故事,让陶行知给孩子谈心。让教育家以这样的形象呈现在校园里。
教育为谁?是为了大人还是为了孩子?我也犯过一个错误,在我们学校陶行知的塑像周围有很多牌子,很多语录,最早是名人名言。后来我发现,这些诸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语言,孩子好像听不懂的。为什么不让孩子能够听懂?后来我换成陶行知儿歌,这个孩子们都懂的;换成苏霍姆林斯基的童话,这个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些细节都体现我们教育的目的——为了孩子。
前几天,有朋友问我:你怎么看北大校长念错字?
我一头雾水。发生 了什么事?
朋友于是向我简述了一下新闻的大概:北大校长林建华,在校庆演讲中,将鸿鹄之志的鹄字念错了,读成了“浩”。
我对林建华校长一无所知。当时的回答是,这事虽然尴尬,也分情况,如果校长是文科背景,本身是学文史哲的,尴尬比较大,听众比较难原谅,是理科背景的,念错这个字,那就是小尴尬,不必太计较。
总而言之,不是什么大事。后来查了下林建华校长的背景,人家是学化学的。
念错字,大概是人人都会犯的错误。汉字又很特殊,不少字的音形义,必须死记硬背,这又造成了犯错的可能。如果有人说他从来没有念错字,我觉得这人就是骗子吧。
我想,有点同理心的人,想想自己念错字、写错字的经历,可能不会太纠结这事。
但是没想到,这事后来成了大新闻。林建华似乎不可原谅。
我看一些结论,挺可怕的,用上纲上线来总结,也不为过。这种揪住一件小事无限缠斗的做法,我觉得,精神上未必正常,真是太闲了。一个人会因为这种持续愤怒,那愤怒也太廉价了。
有人见微知著,从念错字看到北大的没落,以为是忧国忧民,在我看来,这是逻辑跳跃到扯了蛋。
在我看来,北大只会更好。因为北大的好,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好,其次是老师的好,最后才是校长的好。各地状元级别的考生,往往以选择北大清华为荣,这种掐尖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这大学怎么差得了?这些顶尖聪明的孩子,就是没有老师,给他们图书馆、实验室,他们一起混4年,也不得了。
况且,校长念个错字,怎么就证明其不好了?人家不是道歉了吗?当然,在我看来,道歉信太啰嗦了,直接一句对不起就行了,别扯太多。
厉害的人,应该去批评校长犯了化学上的常识错误,证明其学术水准低劣,长期是个混子。不能好不容易有个我们会读的字,他读错了,特别来劲。
对自己完美主义,对别人完美主义,其实都很累,也是心理疾病,因为没有完美的人,这样的结果只有两个,一是你充满了焦虑,你眼里看到全是自己和他人的缺点,这些东西又喂养了你的焦虑,动不动觉得世界没希望了,再优秀的人,你也无法从他身上得到养料,你对他只有愤怒和不满,天天等着他犯错。
第二种结果更糟糕,你对自己随便,却要求他人完美,自己犯了错,都可以原谅,别人却必须完美,成为这种双标狗,那基本上无敌了。即使自己经常念错字,炮轰别人念个错字,也可以毫无心理负担。
活得健康一点吧,这样利己利人,主要还是利己。太容易正义感爆棚,是不太健康的体现。
我出了两本书,都叫《周国平论教育》,一本的副题是“守护人性”,第二本的副题是“传承高贵”,表达了我对教育的看法。有一回教育电视台给我做个采访,主持人问我,你从来没当过老师,专业也不是教育,凭什么写两本书论教育?
有三点理由。第一,我当过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对教育深有体会。第二,我是学生的家长,两个孩子都在学校上学,从家长的角度也有体会。第三,我是研究哲学的,研究哲学和教育有密切的联系。哲学思考的是人该怎么活着,怎么活着有意义,应该怎么做人。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们好好地做人,实现人生的价值。
1 语文教育要做什么
先说对语文课和语文教学的看法。在我眼中,语就是母语,文就是人文。语文教育主要的使命就是两条:第一,母语训练;第二,人文素养的培养,或心灵的培养。
“语文是一种知识”——如果这样定位就错了。语文主要不是知识,是能力。从母语训练来讲,要培养的是说、读、写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阅读的能力和文字表达的能力。从人文培养、心灵培养来说,要培养感和思的能力。感是感受能力,心灵的丰富,对人生、对世界有丰富的感受。还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个人有敏锐丰富的感受能力,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一个有人文素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