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孩子快乐,最重要!

我敢保证,所有父母都会这句宣言。也常把它挂在嘴上。

这话对不对?肯定对。一个人一生能够快乐,那是莫大的福分。快乐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快乐的成人。

但真遵守这宣言的父母,我觉得不多。

昨天有读者留言,在学校教育中,有些他不赞同的,甚至是违背人性的成分在,问该如何办?

好教育中,是不该有这些成分的。但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教育体系中,都有违背人性的成分在,让孩子放弃理性、放弃自我、放弃快乐,甚至放弃生命。

听起来确实令人沮丧。不过,你若是正常的父母,倒不必太害怕,你真把孩子的快乐放在第一位,孩子的人性是能够舒展的。

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父母。

我羡慕现在的孩子,他们很幸运,出生在物质丰富的年代,很多家庭的财富,经过几代人的积累,让孩子有了更高的起点。他们原本更容易快乐。

孩子是最容易得到快乐的,简单游戏不停重复,他们就可以不停欢笑。

快乐并不需要高智商,狗玩球都能快乐,有几个孩子比狗笨?

可惜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就有大量反对快乐的做法,以吃为例,这是本能,也是最原始的快乐,被强行喂食,被各种怪力乱神的养生学,被诸多禁止,很多孩子在餐桌上是不耐烦的、厌恶的、吃都成了痛苦。

这种教育,我称之为自寻烦恼式的教育。天生的,自然的快乐被剥夺了,填入各种强制和不快。你很容易观察到,一个自得取乐的小孩,旁边围着几代人,不停纠正他,给他下达背诵表演任务,告诉他各种大道理,一个不像小孩的小孩,更容易得到表扬。

父母(长辈)的快乐,才最重要。孩子的快乐,并不重要。父母掌握了快乐的定义权,他们的快乐才是孩子的快乐。他们觉得冷,孩子必须穿秋裤。这种争斗,贯穿一生,何时起床才好,如何吃饭为宜,这些个人的、主观的事,都能引发长年家庭内乱,浪费聪明才智。

很多人聪明,有成就,但是并不快乐。这和他们从小丧失快乐定义权有关:我只有不停地取悦、满足他人,才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就该受罚,就不配得到爱。

而取悦他人,是不可控的,无止境的;他人,是永远无法满足的。无自我的人,无自己的人生,是他人的傀儡,他人的容器。是僵尸。

父母想剥夺孩子的自我,很容易,毕竟力量悬殊。父亲用拳头,母亲用眼泪,刚柔相济,不屈服的孩子,不多。

孩子在你身边,是自然舒展,还是畏缩紧张?你是无条件爱他,还是将爱当成有条件的奖品? 他是实现他自己人生目标,还是用来实现你人生未竟目标的?他是有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还是你的工具?

你的选择都是前者,学校教材再糟,他快乐的可能性都大。

你的选择都是后者,学校教材再好,他快乐的可能性都小,即使你天天说孩子的快乐最重要。

作者:肖复兴

那天到机场送人,飞往法兰克福、伦敦、罗马和巴黎的航班,密集得像雨点似的挤在一起。大概正赶上暑假结束,大学开学在即,到处可以看到推着装有大行李箱推车的学生们,送行的父母特别多。候机厅里,家庭的气息一下子很浓,像是客厅,相似的面孔不停地在眼前晃动。

不时有孩子进到里面去办理登机手续,家长只能够站在候机厅里等,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们都伸长了脖子,把望眼欲穿的心情赋予人头攒动的前方。不时便又看见有孩子匆匆地从里面走出来,给家长一个渴望中的喜悦。不过,我发现,匆匆出来的孩子大多并不是为了和送行的父母再一次告别,也很少见到有依依不舍的场面,那样的场面,似乎只留给了情人之间的拥抱和牵手。

站在我身边的是一位面容姣好的中年妇女,凉鞋露出的脚趾涂着鲜艳的颜色,这样风韵犹存的女人,在我们的电视剧里一般还要在男人怀里撒娇呢。现在,她像是只温顺的猫,眼神有些茫然。不一会儿,我看见一个大小伙子推着行李车,气冲冲地向她走来,没好气地对她嚷嚷道:都是你,让我带,带!都超重啦!只听见她问:超了多少?语气小心,好像过错都在自己的小媳妇。10公斤!只有儿子对母亲才会这样肆无忌惮。听口音,是南方人。

于是,我看见母亲开始弯腰蹲了下来,把捆箱子的行李带解开,打开箱子。那是一大一小赭黄色的两个名牌箱。儿子也蹲下来,和母亲一起翻箱子里面的东西,首先翻出的是两袋洗衣粉,儿子气哼哼地嘟囔着:这也带!然后又翻出一袋糖,儿子又气哼哼地嘟囔一句:这也带!接着把好几铁盒的茶叶都翻了出来:什么都带!母亲什么话都没说,看儿子天女散花般把好多东西都翻了出来,面前像是摆起了地摊。最后,儿子把许多衣服和一个枕头也扔了出来,紧接着下手往箱底伸,只听见母亲叫了声:被子呀,你也不带了!

我有些看不过去,走了两步,冲那个一直气哼哼嘴撅得能挂个瓶子的儿子说:10公斤差不多了,你东西都不带,到了那儿怎么办?儿子不再扔东西了,母亲站了起来,一脸忧郁,本来化得很好的妆,因出汗而坍塌显出些许的斑纹。先去试试再说。我接着对那个儿子说,他开始收拾箱子,母亲则把茶叶都从铁盒里掏出来,又塞进箱里。儿子推着行李车走了,我问那位母亲,孩子去哪里,她告诉我去英国读书。她脚下的那些东西都散落着,稀泥似的摊了一地。

这时,我身旁另一侧,又有一个女孩推着车走到她的父母身边,表情几乎和那个男孩一样气哼哼的,把车使劲推到她父亲的脚前,说了句:严重超重!父亲和刚才这位母亲一样,立刻蹲下身子,替女儿打开行李箱。我一看,箱子里几乎全是吃的东西,而且全是麻辣食品,不用说,来自四川。左翻翻,右翻翻,父亲权衡着取出什么好。女儿站在那里,用手扇着风,抹着脸上的汗,说着:这都是我想带的呀!这让父亲为难了,倒是母亲在旁边发话了:把那些腊肠都拿出来吧,那玩意占分量。父亲拿出了好几袋腊肠,又拿出好几管牙膏、一大罐营养品和几件棉衣。再盖箱子的时候,鼓囊囊的箱子瘪下去一大块。女儿风摆柳枝般推着车走了,我悄悄地问这位母亲这是去哪儿,她说是去法国读书。

独生子女的一代,理所当然地觉得可以把一切不满和埋怨都发泄给父母。养儿方知父母恩,他们还没到明白父母心的年龄。他们可以埋怨父母的娇惯和期待超重,却永远不该埋怨父母对自己的情感超重。

【请思考】文章写了两个送儿女的场景,在选材上是否有重复累赘之感?为什么?

参考阅读:举例是否重复:读《白手起家,不能手无寸铁》【第16期】

好几天没见了,对对暗号,我们还是好朋友。

这暗号就是我们遵守的一些共同原则,只有在这基础上讨论,才能从一些暂时的迷雾中走出,否则,鸡同鸭讲,纯属浪费。

人有自由意志之后,将产生这条基石暗号:我的身体与我的财产不可侵犯。

推己及人,就是人类社会的基石信条:任何人的身体和财产不可侵犯;侵犯了,必须得到相应的惩罚,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基石信条,并非不受侵害,相反,很多人分分钟试图拆掉基石,理智的人多,基石仍在,世界就和平富裕,理智的人少了,基石消失,世界就陷入抢劫与贫穷的黑暗期。

为了我们及子孙活得更好,我们一生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维护这基石信条,不让它受到过多伤害,强大到足以庇护持续的和平富裕。

用基石信条解释宁波老虎咬人事件:

张某、李某某未买票,从动物园北门西侧翻越3米高的动物园外围墙,又无视警示标识钻过铁丝网,再爬上老虎散放区3米高的围墙(围墙外侧有明显的警示标识,顶部装有70厘米宽网格状铁栅栏)。张某进入老虎散放区,李某某未进入,爬下围墙。

园方为施救,击毙老虎一只。张某最后死亡。

答案不难得出:

张某侵犯了动物园所有者的财产权,除了补票,还得赔偿园方损失的老虎。张某因死亡,无法追责。

人死了很不幸,但并非死了,过错就自然消失。

人是感情动物,人天然同情死者与弱者,这不奇怪,尤其一些人为张某找到逃票理由:穷。这些人,有投资专家,有法学教授,有会计师,有时评作家,脑部结构都正常,但开的药方都很恐怖:有认为穷就可以逃票的,有认为动物园节假日应免费开放的,最绝的是认为责任全在动物园。

他们的共识是:只要是穷人,那么,就有侵犯他人财产的特权。我们的先辈,曾受如此蛊惑,并接受了,他们中的许多人,视抢劫富人为正义之举。

我们不应再犯先辈的错误。任何人都无侵犯他人身体与财产的特权,富人没有,穷人也没有。

真想资助穷人,永远没人阻挡你,你可以自愿将自己的财产分给穷人,为他们买动物园的票,或为他们建设免费动物园。

慷他人之慨,自己一分不掏,却对受害者说:你就让穷人抢抢嘛。然后感动自己,认为自己特别有人文关怀。这种人,可能老虎吃了都得中毒。

说最后一个问题之前,再对一个暗号,也是我文章中经常说的:

一个人,得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接受这点,才会长大,心理才能独立且强壮,否则,就停留在婴儿阶段,自己的错,责任总是别人的,有需求,我就哭,别人必须奶我。

这暗号,翻译得更直白,就是活该。我们都活该,你今天过得好,是你昨天选择的结果,活该过得好;你贪杯,那活该醉; 哥伦布不怕死,活该发现新大陆;直男直女癌,活该没有性生活。所以,我不认为那些说张某活该的人,有什么错,他们只是陈述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