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有凶案引发关注,人们就会担心自己的安全,尤其是家长们忧虑远方的孩子。

其实,可以放宽心。

凶案是小概率事件。现代社会的谋杀率,是大幅下降的。我们死于谋杀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这里面有人类逐渐摒弃暴力的因素,普遍变得更温和,更爱和平。

如果你回到中世纪,死于谋杀的可能性大增,人性比较残暴。当时的法国,有这样的娱乐:人们把手绑在身后,争抢着用脑袋去砸死一只钉在柱子上的猫,猫最后难逃一死,而游戏参与者也经常被猫爪挠瞎。猫与人现在都无法理解这种双输游戏有什么好玩的。

上世纪,学者Nobert Elias就认为,随着城市化、资本主义、世俗化,暴力与胁迫将会变少。现在看来,他是对的。在中国,随着这些元素的增加,人们也更平和了。

但这不是说可以不做预防,在同等条件下,受过风险教育的人,比一无所知的人,受到的伤害更少。

就如你坐了一辈子飞机,也不会遇上空难,不会用飞机上的氧气面罩和救生衣,不影响你的生命。但是,万一空难发生,没有救生常识的人,比较容易遇难。

我们小时候受的教育,叔叔阿姨在路上问话,要及时回答,范文里也全是小朋友帮助陌生爷爷奶奶的故事。这就是毫无安全常识的教育,只要坏人起了心思,这样的小朋友,相当容易骗。现在的安全教育就比较正常了,告诉小朋友路上遇见陌生的人搭讪,应该低头不搭理赶紧走。

我们被闺蜜害死的可能性不大,但我们极有可能把一个坏人当成好朋友,让他不设防地进入自己最私密的生活。

昨天有位读者留言,如图所示:

这也是引狼入室,这种毒闺蜜用另一种方式“谋杀”你:无尽剥削你的时间与精力。你的生命是什么?就是你一生的时间,剥削你的时间,你还不得不痛苦地接受,这不相当于残酷的凌迟吗?

可惜,很多人陷入这坑。这也是没有安全交友教育的后果。

所以,孩子从小,就得教会他几条交友原则:

学会独处。没有独处能力,无法自得其乐,不善于一个人思考,升学、旅游、出国或工作,离开父母或熟悉环境,来到陌生的地方,不会独处的人过于渴望有人陪伴,饥不择食,对朋友的要求大大降低,更可能成为他人的猎物。

朋友,尤其是好朋友,要用时间等候,你独处半年,好朋友才出现,这是正常的。

设定交友成本。刚交往时,你请人一杯咖啡,吃一顿小炒,听他诉诉苦,这些时间与金钱成本的付出,也难避免。但是,对方喝第十杯咖啡还是你买单,你请了十顿饭兼当情绪垃圾桶,你就得告诉自己,够了,我在这人身上的交友成本已经花完,他不是我的朋友。

学会拒绝。这是一切健康关系的核心,拒绝能力要从小练起,你的孩子跟你商量,或对你说不,不要粗暴打压,那是剥夺他们以后求生的能力,对他们合理的不,你要接受,并高兴。成年人了,当另一个人让你感觉不舒服,受到剥削,更要第一时间说不,侵略者在你的关系中呆得越久,你越难赶走。

不要和“武大郎”当朋友。观察一个人的朋友圈,如果他只愿意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往,那么,这是一个嫉妒心和报复心都极强的人,他只会给你苦果,你被影响得永远不如他,那太矮,你有一天超过他,第一刀就是他捅的。这种“武大郎”,越聪明,杀伤力越大。

不要当拯救者。年轻人,总有当老大的冲动,喜欢有仗义的名声,也把可以罩着朋友当成追求。这也很危险,只要有人善于伪装,扮猪吃虎,就是为你设计的,他的人生烦恼,在你面前叹叹气,全由你解决,他成为你的寄生虫。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好朋友,也要面对自己烦恼,他的命运,他得自己去拼。

永远有人我界限感。再好的朋友,也要有界限,不能合二为一,当你感觉到失去自我时,就要把身边的人往界限外推一推。这样,你才能成长。

人没有好朋友,确实会孤单,但这好过你交了坏朋友。祝你早日找到好朋友。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