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桂声

1990年,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三个加盟共和国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相继发表宣言。1991年12月,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不久,除格鲁吉亚外的11个共和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建立独联体的文件,并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这标志着苏联的解体。同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顶上的苏联国旗最终降下。在这世人瞩目的历史事变之后,“前苏联”之说很快兴起,延绵至今。但就一般情况而言,“前苏联”这一说法是经不住推敲的。

“前苏联”之说的不妥之处:

一、信息冗余,画蛇添足。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并且信息量必须恰当,多出或不足均属不当。在“苏联”之前加一“前”字,意在强调苏联已不存在。但只称“苏联”,并不影响人们对苏联已不存在这一事实的确认,因为不仅苏联的解体尽人皆知,而且“苏联”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历史名词而内含“已不存在”这一信息。因此,“前苏联”的“前”所提供的信息是冗余信息,即多余信息、无用信息,通俗地讲,就是啰嗦。

二、信息混乱,不合逻辑。“前苏联”之说在逻辑上有毛病,如“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分别是相对于后来的或现在的“希腊”“埃及”“印度“而言,那么,除了“前苏联”是否还有“现苏联”“后苏联”?在历史变迁中消亡的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国家或其他事物是否都要加“前”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更有甚者,在一定的语境中,“前苏联”之说在语义表达上还会造成歧义和难以理喻的荒诞。例如:“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尤里斯·加加林乘坐载人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从太空中观察地球全貌的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既有“1961年4月12日”这一时间条件的限制,却又称“前苏联”,二者互相打架:在“1961年4月12日”这一特定的“当时”,是不是已经有了“前苏联”?如果是(当然不是!),怎么竟会发生已不存在的苏联即“前苏联”的宇航活动?如果不是(的确不是!),后来才不存在的苏联怎么可能化为“前苏联”而腾越时空,使它的宇航员居然现身于“1961年4月12日”而在太空中大显神通?莫非历史真有神秘的时光隧道,可任人不无惬意地驰骋、自由自在地往来于过去、现在与未来?这样说,不免有小题大做、吹毛求疵之嫌,但按语义的逻辑来说,就是如此。又如:“最近,前苏联太空研究部宣称,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航行过程中,曾被两个不明飞行物尾随”(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也属此类情况,即因使用“前苏联”而时空错乱。

此外,“苏联”是国家名称(尽管它只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而“前苏联”并非国家名称,因此作为国家名称绝不能使用“前苏联”一语。例如:某教材中列有《世界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弹、导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时间》表,其中“国名”一项列有“美国”“前苏联”“英国”“中国”。但“前苏联”并非“国名”,表误,应将“前”字删去。(江苏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下册)。

但“前苏联”也有用得很恰当、甚至非用不可的情况。例如:“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预测:前苏联地区向市场经济过渡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前苏联12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7.4%,从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率仅次于中国的新兴市场国家。”(2004年11月12日《参考消息》)其中只能用“前苏联”而不能用“苏联”。

我们的结论是:在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前苏联”一语。我社教材、图书也大都不采用“前苏联”之说,特别是历史教材,严格地摒弃这种说法。“前苏联”一语是否可用,不能一概而论:它可以用于非正式的、非正规的语言表达,以及一些特定的情况;而正式的、规范的语言表达有其严格的信息要求、逻辑要求,必须准确、严谨、精练,因此在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在教材的论述性语言中,不宜使用“前苏联”一语,而应采用“苏联”一词。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