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日常生活中,各种仪式几乎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祭拜祖先有仪式,婚丧嫁娶有仪式,毕业典礼有仪式,就连买了一本新的笔记本郑重地写下第一行字,也可算是一种仪式。

  有人认为,仪式有着稳定的流程,确定的意义,不容轻易改变;也有人认为,仪式是因应生活而产生的,跟不上时代步伐就理应改变;还有人认为,生活节奏这么快,时间这么紧张,仪式应该除去,要把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里去。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1】

仪式不是负担而是传承之美

高三3班 林丽莹

 诚然,仪式因生活而产生,但同时,仪式也是文明的表现之一,对于那些蕴含深厚文化的仪式,不应将其视为一种负担;相反,我们理应感受到的是一种传承之美。

 仪式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意义在于当我们进行一些仪式时,它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悠然的古意,知道自己是一个有根之人。柳永的《抛球乐》言道“乍疏雨,洗清明。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竟奏新声。盈盈,斗草踏青。”清明的祭拜祖先的仪式一直传承到了今天。不少人即便在春节由于繁忙难以与家人团聚,但在清明节不管怎样都有以祭扫的名义回到故乡,回到亲人的身旁,团聚于先辈的墓前。正是这古老而悠远的仪式,揭示出“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特质:反哺与感恩。倘若没有或除去这些庄严的感恩之行的仪式,民族精神,宗族观念也无法得到延续。所有的家规、家训、家风通过祭奠的仪式被重新传承,仪式承载的不仅是简单的几个动作,而是历经数千年厚重的人文情怀,是一种在快速运转利益优先的社会中对生命本源和自然状态的回溯的难能可贵的传承之美。

 仪式像一条没有尽头的轨道,若以时代步伐的加快,生活节奏时间紧张为理由而舍去,那我们也将“脱轨车翻人亡”。《乱世佳人》里有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一个文明是随风而飘的,最终是要飘散的;一个人的命运是随风飘散的,最终也会飘散的。其实又岂止是一个文明的飘散,随着文明飘散的,是无数个生命个体,一代人,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仪式也在历史长河中随风飘散,倘若我们仍要人为地将其除去,那终有一天,所有的仪式都会被我们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而自私、功利地除去,最终,我们也将成为无根之人。《乱世佳人》里,不同于所谓“独立勇敢”地抛弃母亲的教导和宗教信仰的斯嘉丽,梅兰妮在文明仪式消逝面前,包容着开始新生活的人给予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却又深深地把过去的仪式的精华烙在心里。毕竟,我们仍不算处于乱世,我们更无理由白白地除去珍贵的仪式,只关注眼前的表象,这无疑是愚昧的选择。

 仪式当中自然有束缚思想,蒙蔽理性的糟粕,理应除去。但即使如此,它们也都是真实而鲜活地存在过我们的文明之中,反思其不足之余,我们更应该珍惜对美的仪式的心怀感恩地传承。

托尔维克曾言;“当过去不再照耀未来,人得心灵就会荡然地游荡。”一个人对于仪式地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一生是否能够拥有一种丰厚的蕴味,而非急匆匆地一味向前,徒留飘零之感。

【例文2】

因为仪式,我们得以庄重地生活

高三4班 王睿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更愿避繁就简,只愿“改变”或“去除”仪式,以期有更多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我不知那“避繁就简”之“简”究竟多出几分意义,只觉实在有避重就轻之嫌。轻多了,则为生命中不能承受,然而因为仪式,我们得以庄重地生活。

杜牧笔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每让人欲泫然泪下,又如金子美玲描绘孟兰祭拜之时溪头田边盛开的妖冶的曼珠沙华,清冷孤寂,于人感怀追忆先人。曾几何时,却道“坟前假哭欲断魂”,令人咋舌。近几年陆陆续续的播报,披露“代人上坟”更多细则,有人数、祭品更甚哭声大小、悲情形状的明码标价,许多愿意选择“代人上坟”服务的人更是有理有据,振振有词,令人哭笑不得。而这轻贱仪式的“恶搞”,终究为祖先送去了几分尊重?几分戏谑?如若不注重从仪式中的庄重中尊重先人,又何来敬畏斯人所长眠的那片土地!

《美国国家公园纪实》中有这样一句解说词:你们乱砍乱伐,希望给后代创造一个黄金时代,多年后你们的子孙却会悲叹,你们所处的时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这句话给了我很大震动,尤在看日本电影《那啊那啊神去村》后。神去村的村民们以种树为生计,他们每入山林,每砍树木时都满怀虔诚地进行就地仪式。山林哺育他们,他们也在仪式中表达了感恩与崇敬,同自然友好相处着。

 仪式并不意味着古板、守旧,保守,相反,我们更能与其正式庄严之中传承一份传统的或悠然恣意或崇敬虔诚,从其最朴质之中感受到那最真挚持久的美好。亦如《萤火之森》中萤同男孩在妖怪祭典后终于凄美相拥,在《少年派》中派与心动的姑娘正是在练习仪式舞蹈时相遇相知,于仪式见证下,有了萤的凄美爱情,也有了派与姑娘终成眷属。

 珍重仪式,因此我们得以庄重地生活。任时代发展变迁如洪水猛兽般袭来,也能于意思中追感先人教诲,保有初心,从容不迫,气淡神闲地走上前去。

【例文3】

仪式不妨合时而为

高三(5)班 何芷堙

 日常生活中,仪式可谓无处不在,大到婚丧诞辰,小如每日祷告。我们的情感因为仪式显得郑重和井然有序。而我认为,仪式固然重要,却不妨合时而为之。

合时而为,即在适时的场合、适当的背景下完成你对一件事的庄严宣告,可同时,它又应顺应时代潮流,不应“逆流而上”。在提倡保护文物的今日,在文物上写字完成宣告“到此一游”仪式的卢思浩是要受到社会谴责的;让学生全体跪在操场上叩拜孔子的仪式也多少会被世人诟病。仪式并不是不能为,但是这样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仪式”,多少也会被不齿和耻笑。这些“仪式”,终会淡出人们的视线,为世人所抛弃。

逆时而为的仪式不能被时代所容,而合时而为的仪式才能顺应时代,且行且传承。

可是有人不解:“传统仪式已经流传了上千年,有些仍然完整地保存至今,难道遵守传统也有错吗?”我认为,固守传统有时反而会阻碍新生事物的更好发展,容易落下保守封闭之嫌。虽然,很多因为时代所改变的“新型仪式”并没有得到绝大多数人的首肯,但仪式顺时而为的好处不言而喻:从前的香火祭祀已经发展为用电子LED灯来模拟寺庙灯火不息的效果,在节省了信徒香油钱的同时更取得了环境效益;从前的大摆筵席追求热闹喜庆的婚宴,受西式婚礼影响后向追求实用、温馨、浪漫转变,仪式既富有情趣又提倡节俭。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已经自觉地顺应时代去完成自身向往的仪式了,时代浪潮更推动着人们合时而为,择时而为。

诚然,我们不能否认有些传统仪式的现实价值。有些国家、民族、宗教有它们固守的一些传统仪式,但这些能流传至今的“老物件”当然也是符合时代步伐的。日本人的茶道仪式时时提醒他们要顺应自然、感恩自然;基督徒用餐前的祷告用以感恩生活、珍惜生活。这些日常传统仪式微小却常驻人心,使人反省内心,从而更加敬畏自然,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可见,传统仪式只要合时而为,一样可以获得人们的青睐与坚守。

文学家白居易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我认为,仪式也应合时而为。在时代浪潮中仍能得以保存的才值得坚守。郑重的仪式固然要认真对待,但我们不妨合时而为。

【例文4】

仪式是一种生活态度

高三(5)班 杨敏玲

 大到祭祖婚丧,小到新笔记本上的第一行字,仪式充斥了我们的生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有人认为仪式已不应存在,而我认为,仪式不仅应保留,而更应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仪式成就一个人的生活。伟大的作家福楼拜每天在自己的世界里忙不过来,仍不忘每天“按时看日出”,在他看来,每天按时看日出已成为一种仪式,当金色的阳光洒满他的房间,照亮他的脸庞,迎接新一天的仪式便到此结束,福楼拜也因仪式而获得前进的动力。无独有偶,马尔克斯曾说:“如果上帝赏赐我一段生命,我会简单装束,伏在阳光下,袒露的不仅是身体,还有我的魂灵。”对于马尔克斯看来,接受阳光的洗礼是一种神圣的仪式,通过这种仪式,他获得了生命的快乐。

仪式体现了对生活的态度。古有藏书者以书为神,进入藏书阁前定焚香沐浴,以示对书的敬意;今有西藏教徒三步一跪五步一拜爬向心中的圣城拉萨。二者的仪式皆表达了自己崇高的敬意,是虔诚的表现。然而,反观当下少林寺等院庙,有多少和尚道士在念经时是真心念着佛祖的?有多少人是为了钱才跑去寺庙里削发为僧的?在那些眼里没有真信仰的人看来,所谓的宗教仪式不过是儿戏罢了。

然而,仪式也并非越繁琐越隆重越好。中世纪的德国被称为“教皇的奶牛”,罗马教会宣传“因行称义”,将宗教仪式复杂化,以此诱骗人们的金钱。为了揭穿教皇的虚伪面目,神学教授马丁·路德提出简化宗教仪式,掀起了宗教改革的浪潮。从此基督教的信仰仪式变得简单而朴素,人们也通过信仰得到了救赎。与之相反,商朝时期的中国,第一大国事便是占卜,每年的正月,国家通过举行繁琐的占卜仪式来祈求来年的安定与幸福,其中不乏以童男童女为祭品等令人发指的恶行,这种繁琐的仪式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商朝的灭亡。由此可见,倘若仪式的繁重超乎了一定程度,会导致人心的不安与社会的动荡。

综上所述,仪式可谓是一种生活态度,过简过随便或过于繁琐皆不可取。恰到好处的仪式,能助我们的生命得到升华。

【例文5】

不能逝去的心灵仪式

高三6班 潘尹

仪式,是人类产生以来长期存在的一项活动。早在文字尚未诞生的上古时代,人类就有以奴隶或牲畜的血祭祀自然神的祭典。随着历史的演进,各式各样文明而又充满规矩的仪式取代了血淋淋的记忆。存在即合理,仪式是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仪式,是象征着开始和结束的神圣活动。战争前饮酒破杯的万丈豪气,神父和亲友见证下交换对戒的款款深情,都是仪式为新的开始而吹响的号角。母校大门前学士帽的自由抛掷,墓碑前亲朋垂首的沉痛哀悼,都是仪式为结束谱写的或喜或悲的乐章。结束实则是另一个开始,因而仪式则是我们人生不同阶段界线上树立的丰碑。它让生活充满期待,同时也警醒着每一个人在适当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没有仪式,我们会失去人生的指路牌。

仪式,是人心灵境界的跨越。是的,各种各样的仪式伴随人的一生。古往今来,仪式的内涵和形式也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仪式的核心始终没变——人心。现代仪式的实质是以人生的庄严宣告来提升人的心灵境界。毕业典礼,在指示毕业生们做好面对残酷社会的准备;结婚典礼,在告知夫妻双方准备承担家庭责任的勇气;葬礼,在劝慰活着的人斯人已去、要更珍惜身边人的真理……一切仪式服务于人,也终归于人。如果人不能在仪式的庄严中领悟,那么仪式便是徒劳的。

仪式,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生与死,喜与悲。仪式的本质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上的。欧洲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名叫“朝圣者”。大多数以徒步横穿大半个国家到达“圣城”为形式来“朝圣”。但其实他们中大部分人并不是纯正的信宗教者,他们朝拜的并非神,他们寻找的是他们自己,是人活着的初心。西方的朝圣没有烟雾缭绕的灯烛,没有麻木不仁的跪拜,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虔诚行走。陈坤的“行走的力量”也是如此。这何尝不是一场仪式,一场无声而又震撼心灵的仪式。那些叫嚣着仪式劳民伤财、费时落后而理应废除的人是无知且肤浅的。有形或无形的仪式连接着人的一生,是不可能被消除的。

生命是一场修行,在仪式中新生,在仪式中成长,在仪式中长眠。你可以拒绝三叩九拜的祭奠,但却不能缺乏对宗长的敬重与怀缅;你可以拒绝铺张浪费而浮夸的孔子诞辰贺典,但却不能缺少对儒学的融会贯通。我们可以拒绝物质的仪式,却不能拒绝心灵的仪式。

仪式是铭记,是展望,是心灵的羽化成仙。完成心灵的仪式,完成生命的修行。

【例文6】

仪式莫妄轻

高三6班 李俊浩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夷吾如是说。在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春秋战国,儒者力图恢复周礼以促和谐。而所谓“礼”,在形式上便外化为特定的仪式。

仪式,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源远流长,原始社会业已存在;作为文化情感的载体,博大精深,上至国家典礼,下至民间风俗,无处不在。然而,随着商业与工业的冲击,仪式似乎更多被扣上了“形式主义”的帽子,数不尽的现代人手持现代化的利器,要来剪这“封建主义”的尾巴。但我以为,仪式切莫妄轻!

仪式在产生之时,寄托着人类最纯朴的敬畏之心;今天传承仪式,可以重拾人类对大自然的原始尊重。大河文明孕育了古中国人以农为本的观念,数朝皇帝亦有祭祀神农氏的仪式,其原因便在于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反观当下,工业化的浪潮早已卷走人们的敬畏之心,叫嚣着征服自然,结果只能获得自然的报复。可见,在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形势中,引导迷失的现代人认识敬重自然的传统仪式,从而树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大有裨益。

仪式的内容随历史发展而丰富,而其所蕴含的主题是永恒的。历史与政治的因素,使中国“两岸三地”居民产生了迥乎不同的文化观念,但每一年三地居民都会不约而同地举行统一的祭孔仪式。原因何在?便在于祭孔蕴含的是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民族文化。试问,如果我们轻视祭孔仪式,又何谈加强三地人民的身份认同感?可见,仪式绝非空洞的形式,而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感,切莫轻之!

古语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仪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历史性质的借鉴意义。前不久举行的纪念反法西斯纪念活动,部分媒体将其视作主办国耀武扬威,展示军备的舞台。相反,我认为此仪式象征着和平的凯旋,传递着历史的沉思,寄托着世界人民对铸剑为犁的渴望。可见,仪式拥有类历史的记录功能,可以使我们铭记历史教训,引领我们更好地走向未来,怎能轻之!

仪式莫妄轻,并不意味着全盘肯定之,采取简单粗暴的“吞下主义”,而是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采取理性科学的“拿来主义”,赋予传统仪式时代内涵,焕发传统仪式新的生机,引领我们更好地前行。

风物长宜放眼量。正如俗语“不能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所说,在时代的进程中,对待仪式,切莫轻妄之!

【例文7】

勿失仪式

高三6班 方雪蓉

仪式这个简单的词语,却令人感到无比的庄重与肃穆,同时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承载着无数共同记忆的毕业典礼,亦或是在珍爱 的新本子上郑重的留下第一行字,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仪式。因此,我们无法失去仪式,更不应该失去仪式。

有时候,仪式意味着一种传承。日本人在用餐前的一句“我开动了”;基督信徒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在胸前画的十字;中国人在除夕夜时的守岁,都是一种简单的仪式。然而,它们都经过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时光的淘选,伴随着人类与社会的发展,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坚守才得以延续至今。仪式,或代表着民族性格中的谦和守礼的高尚品德,或寄托着对上帝的感恩与心中的无限虔诚,或怀揣着人们对新生活的美好希冀。而这些种种,也正是借助人们坚守的仪式而得以延续至今。若是仪式,这文化与传承的断层应如何修补?

有时候,仪式代表着一种见证。浪漫甜蜜的结婚仪式见证这一对对新人相互的承诺;庄严的祭祖仪式见证的是对先祖的感恩与怀念。正因有了这种种的仪式,使人们的情感得以表达,使人们的诺言得以恪守。想当年,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向世人演绎了一段忠义之歌,见证了兄弟之间情同手足的深厚情谊。勿失仪式,是为了不失去理性而庄重的见证,不失去情感的坚实寄托。让仪式承载着我们的诺言和信念,历久而弥新,我们才不会在悠悠历史中迷失。

然而,仪式却不代表着一成不变,不代表着落后迂腐,更不代表着拖拉滞缓。嫁娶仪式早已从传统封建的三拜之礼演变为如今的蜜月婚礼、海底婚礼;河南一高校的毕业典礼也从礼堂搬到了南极,从冗长的颁奖与发言变诶刺激的探险与挑战。不同的仪式已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若一位一千百年前的仪式观作当下日新月异之仪式的判断标尺,才是真正的闭塞落后。

勿失仪式,勿失我们的传承,勿失我们的见证,才能真正创造出文化与信念的无垠。

【例文8】

我们需要仪式

高三7班陈绮晴

“仪式”,这个庄严而郑重的词语,似乎一直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伴随我们一生。有的人认为在快节奏生活下的今天,仪式该被除去;但在我看来,仪式仍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需要仪式。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高速度并不能成为我们除去仪式的原因。难道我们忙得连满怀思念之情祭拜祖先,享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时间都没有了吗?难道我们忙得不再需要婚丧嫁娶的仪式,失去了一个亲朋好友同堂祝贺的机会?难道我们忙得无法举行毕业典礼,高考结束后就拍一拍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地分别……

仪式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某事的重视,想要赋予这件事重要的意义。祭拜祖先的仪式,是通过特定程序表达我们对祖先的追思。清明节放假,目的不在于给人们三天外出旅游而仅在网上送束鲜花就完成祭拜,而在于给人们时间完成祭拜祖先的仪式。宣布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是一种仪式;诺贝尔奖的颁发是一种仪式;大到国家社会小到个人在笔记本上写下第一句话都是仪式,是人们借此表达重视的手段。试想一下,若没有仪式,人们不再举行婚丧嫁娶典礼,人不再举办毕业仪式,那么我们将失去体现它们重要性的方式和手段。

仪式体现的不仅是对某事的重视以及赋予其重要意义,还是连接传统和现代的桥梁,连接东方和西方的纽带。祭拜祖先的仪式往往由先代祖先传下,一辈一辈流传至今,我们进行这种仪式,不正是一种继承吗?我们总说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如果我们连仪式都要去除,那么我们将失去连接传统和现代的纽带。如果我们因为快节奏的生活而丢掉仪式,那么我们的心灵缺少的或许是连接他人、社会以及过去的纽带,我们或许会成为没有“根”的人。

是的,我们需要仪式。就如村上春树所说:“我想,我还是需要心的,无论它有时多么黑暗,多么沉重;但它还是可以像鸟儿一样在空中曼舞,自由飞翔。”我想,我们是需要仪式的,无论它有时多么繁琐,多么复杂,但它还是连接现代与传统的纽带,可以让我们怀念过去,展望未来,世代相传。

【例文9】

仪人之表 饰人之心

高三8班 吴姗

 里尔格曾道:“现实与美好之间,总存在着一种古老的敌意”正如时代的快步之行与仪式缓步之举,是抛弃传统的仪式跟随时代的脚步?或是止步聆听仪式悠扬的声音?

于我而言,我便倾于后者。仪式,古往今来是一件隆重而庄严的行为,古代帝王登基之庄重,彰显了万民、万臣于皇帝之服从与皇帝至上之不可僭越。现代祭祖、婚葬,摆酒祝庆、啼声哀悼,都是对祖先的尊敬,对新人的祝福,对逝者的抚慰。倘若避开这一切而谈生活,大抵生活之粉饰便纷纷脱落,仅剩一身赤裸于高速的时代间奔走。

仪式,让我们关注了平日的蓬头垢面,知道仪自身之表于庄重之场合。仪式,让我们铭记那些短暂而又意义非凡的时刻。仪式,让我们的每一步走得是那么踏实,那么清晰。仪式,让我们的身体等一等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不至于像行尸走肉般生活着。仪式,便是仪人之表,饰人之生。

虽说仪式有如此这般作用,有其稳定的流程,然而我们却也可效仿16世纪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时期简化宗教仪式的做法一样,给仪式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和新的环节、理念。“批判继承”大抵同样适用于仪式的发展。

与往日祭拜的铺天盖地、满城风雨相比,如今这样一人之逝宣告于万众的行为太过夸张同时也不切实际。与传统婚礼相比,旅行婚礼既避开了繁琐的亲戚链条的束缚,又为自己的婚礼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仪式。更有新的毕业典礼、成人礼等的出现,宣告着一种成长,也传达着一种祝愿。

仪式,作为我们人生中重要时刻的见证者。正如没有一个女孩不曾向往过自己的婚礼一样,仪式是不可缺席于我们人生中的重要嘉宾。然后如何让仪式更好的发挥作用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只有让仪式真正地“仪人之表,饰人之生”,它才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才能让我们更踏实地行于高速的现代社会,才能让灵魂赶上我们的脚步。

【例文10】

让仪式古木抽时代新枝

高三(10)班 林芃

 从婴儿满月时的“抓周”礼到耄耋之年的丧葬之礼,自启封笔记本时落下的慎重初笔到婚嫁时的凤冠霞帔十里红妆……从垂髫年少到黄发暮年,从日常小事到人生大事,仪式这一词贯穿了人生历程连结了历史长河。对仪式的看法言人人殊,但我认为,仪式应顺应生活而变,这样,时代活力方能助仪式古木抽新枝,永葆生机活力而不减当年风韵。

 仪式是由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一点点凝聚而成,凝结其中的各种思想文化为仪式打造了一个难以被破坏的坚固外壳。仪式有稳定的流程,自是不易被今人轻易打乱,但这并不意味着仪式就是不容轻易改变的。西方有马丁·路德简化宗教仪式让教徒由“因行称义”转为“因信称义”,从而使心中的信仰之光愈加璀璨。东方有婚假仪式的改良,删去了繁琐的仪式,新人间的感情却更能与金比坚。若是固守老仪式而不顺应时代而变,那恐怕今日大街上“三寸金莲”不会少见。让仪式随时代而变方能让仪式在继承中得到发展。

 仪式应顺应时代而变但这也不意味着要将仪式从现代生活中全盘删除。生活节奏再快也总会有也总应有一小节的时光为仪式所保留。假若没有时间进行一些必不可少的的仪式,那么恐怕人们只会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去往晦暗不明的远方,只留得内心和精神的一片空虚荒凉。即使再微小的仪式中也包含着一种淳朴的信仰,正如《纸牌屋》中曾言:“没有什么比信仰更能支撑我们度过艰难的时光。”仪式中所蕴含的信仰昭示着我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对某样东西开始想要负责的心情。所以,有了虔诚的基督徒们饭前对食物的感恩,有了国人世世代代对年味不变的坚守,有了开封新本子时落下的慎重第一笔。

 仪式,不能固守亦不能删去,就我认为,一点点推动仪式顺应时代而变才是让仪式这株古木焕发生机的良方,为仪式注入时代精神方是现代人应尽的职责。

 亨利·戴维·梭罗曾说:“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简单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同样的。顺应时代需求去改变仪式所要做的第一步便是将繁琐无谓的套路和形式删去。面对父母不再三叩九拜而是教他们如何使用微信岂不是新时代表孝心的新仪式?面对贪污腐败不再细究于一纸“皇帝诏曰”而是开展“打老虎拍苍蝇”的全民反腐行动岂不是新时代彰显反腐决心的新仪式?

 仪式应时代之孕而生,而此刻从身边做起,方能为仪式古木注时代活力,助其重抽新枝,现亭亭如盖之姿,为现代社会发展留一片绿荫。

【例文11】

守住仪式的真意

高三13班龙瀚

龙应台说:“文化不过是代代积累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实践中。”仪式无论繁简,都在简单的动作和虔诚的目光中积淀着文化底蕴,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品行和价值观念,因此在精神文明和文化自觉普遍流离失所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守住仪式的真意。

 清明时节毕恭毕敬地站在先人的墓前,烧上纸钱,洒下一杯黄藤酒,把祝福传递给天国的亲人。我想这其中最珍贵的不是祭品中是否有豪车别墅,而是双手合十时虔诚的目光。在我看来,守住仪式的真意,便是守住个体对生活的珍视,便是守住民族传统的文化观念。

 仪式中蕴藏着个体对生活的珍视与尊重,守住仪式的真意便是选择对生活采取不苟且不轻视的态度,便是重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中发掘出幸福的真谛。小小的仪式包含着长久以来人们对生活理念的思考,对思想价值的剖析,对人文关怀的追求。虔诚祷告的天主教徒,我相信他便会拥有陀思妥耶夫斯基不吝笔墨也要描绘的“天使的魂灵”。每年的7月,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镇的人们都会参加的“穿越回葛底斯堡战役”的仪式,折射出他们追忆历史缅怀先烈的生活情趣;杨绛夫妇即使在身陷囹圄之时也不忘每天对前来送饭的狱卒说的诚挚的“谢谢”,包含了他们时刻守礼清白一生的生活态度。而身处快节奏生活中的我们,则更需要通过守住仪式的真意来重拾对生活的珍视和尊重的态度。

 仪式的真意并不在于形式上的隆重与华丽,而在于其背后代代相传的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一个民族对生命价值的探索。伴随着初生婴儿啼哭的“满月酒”包含着亲朋好友对新生命的热切诚挚的祝福;而对乘鹤西去的老者设七大排筵席供奉至百日的“做七”礼俗则不仅仅表达了对死者哀而不伤的缅怀与追忆,更传递出对生者能幸福安康地生活于世的美好祝愿。守住仪式的真意,便能守住一个民族代代相传的生死观念与文化选择,便能将传统文化中对生命价值的追问与关怀延续下去。

 当然,诚如柴静所言“这世上并没有完美的世界图式。”仪式中也存在着文化痼疾和糟粕。因此我们应当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在守护其真意和文化内涵的同时因时而变,使其更符合现代的文化潮流和审美情趣,从而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哲人说:“假如飞速发展的经济是高飞的风筝,那么文化便是手中紧握的细线。”仪式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余兴。守住仪式的真意,才能紧握手中幸福的细线。

【例文12】

理性看待仪式

高三 (13)班 慕伟

王尔德说:“一件事的本质是什么,取决于我们让它成为什么,一件事情是什么样子,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方式”。对于生活中的种种仪式,我们唯有以理性看待,才能让仪式在这个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理性看待仪式,莫让仪式在时代的洪流中日渐式微。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上溯历史,不难发现仪式一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早已融入到了中华悠久灿烂的文化中。“礼”作为五常之一,指的正是生活的仪节。《礼记》云“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要行隆重的加冠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在这一天,男孩要穿戴整齐,盘起头发,戴上礼帽,然后再由父亲或其他长辈在孩子的本名之外再取一个“字”,这预示着男孩已不再是整日嬉戏的小孩了,而 “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礼行焉”。可见,冠礼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重要礼仪,说它是男子汉的宣言,一点不为过。反观今日,“冠礼”的遗风早已被忘却,随着这个仪式被众人一并忘却的还有身为成人,应该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如今,人们感叹节日离我们越来越远,“年”味越来越淡,这无不和人们对于节日仪式的简化和淡忘密切相关。著名作家刘恒感叹:“时代的风沙在大地席卷,撕扯着古老的风华”。今天的人们更需要理性看待仪式,莫让我们在与时代一起狂奔向前的时候与它们渐行渐远。

理性看待仪式,莫让仪式沦为形式。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近年来,公祭活动在全国各地竞相开展,山东曲阜市大型公祭孔子仪式动用了1万名警察,2万名巡访人员,还有各路名牌演员助阵,场面甚是气派。然而他们早已忘却了孔子提倡的“箪食瓢饮”的朴素生活。无独有偶,全国各地公祭伏羲、大禹、轩辕帝、孔明等的仪式操办得越来越排场,甚至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湖北省竹山县竟砸千万元公祭女娲。卡尔·马克思说:“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的确,汤姆·彼得斯也曾提醒人们:“不要让形式主义淹没和窒息了精神”,当仪式脱离了理性的精神实质而沦为形式时,那就正如莎翁所言“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却空无一物。”

 在时代急剧转型的今天,新的仪式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旧的仪式要么形式和内容发生着流变,要么日趋消亡。在这个十字路口,正像加缪所说:“理性应当被沉重的唤醒”。无论时代的浪花如何繁复,对于仪式的理性思考都应被召回。莫让仪式日渐式微,更莫让仪式沦为形式而湮没窒息了精神实质。

【例文13】

仪式,为生活正正衣冠

高三(13)班 陈俊达

 仪式,丰富多彩,无处不在。仪式,或携一身古朴气息,或引一股时尚潮流,在合适的时间与地点,为生活转个身,以俯视过去、仰望未来的姿态,为生活正衣冠,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未来。

 仪式,起源于生活,同时丰富着个体的生活与精神。一如JK罗琳在写每部哈利波特前都必写下万字前言,神奇的仪式给予她自信与勇气,在创作的宫殿中信马由缰而毫不退缩,十年之内便构筑出七部小说和那个庞大而富有魅力的魔法圣殿。她的前言里,不乏坎坷人生的哲思与倾诉,不少对未来的展望与祝福,而更多的是对再次创作一个全新故事的未知的担心与期待。如此简单的仪式,对罗琳而言庄严而神圣,让她放下包袱、勇往直前。仪式,为罗琳整理衣冠,用崭新的姿态迎接挑战、迎接未来,丰富生活、充实精神力量,让个体拨开云雾,看见一个别样的自我。

 仪式,联系着你我,是社会的纽带,把心相连。仪式是春晚,阖家团圆、畅享天伦之乐;仪式是龙舟,乘风破浪、满载家国情怀。在仪式中,我们各点一盏孔明灯,漫天星火,是每个人真心祈福;在仪式中,我们摘下几束黄牛木,先人墓头,回味家族悠厚历史。仪式,让我们唱同一支歌、怀同一种情、做同一件事;正是这仪式中短暂而美妙的同一,让每个个体一同感受心与心的共鸣、手与手的温暖,感受汇聚而成的磅礴与信仰,从而收获温暖,勇敢前行。仪式,把我们心与心连在一起,为社会整理衣冠,以新的面容迎接每一个人。

 然而,仪式也需符合时代,因时而变、因地制宜。如禁清明炮仗、弃端午沉粽,虽少一份传统味道,却给环境多一份清新美好,值得称道。另外,仪式也分精糟,糟糕的仪式只会让俗人的生活更落俗套。如餐前拍照、淘宝晒物,只会使人被网络牢牢捆绑,毫无益处。仪式应起其正衣冠之功用,为生活远航挂起大帆,。

 不妨让仪式为我们正正衣冠,用全新的姿态迎接生活、迎接未来!

【例文14】

浴于沂水,风乎舞雩

高三14班 杨睿其

在生活速度线性增长的今天,传统或非传统的仪式生存地位岌岌可危。有人认为仪式应给“更有意义的事”腾时间。而在我看来,我们应像千年前的孔子一样“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放缓紧绷的步伐,忙碌之余为仪式腾些空间和时间。

歌德曾说过:“存在的即为合理的。”虽然此言正确与否有待商榷,但正如歌德所言,仪式的存留于世必然有其意义,妄然除去浅薄而狂妄。仪式亘古流今,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我国传统的作揖、叩首等礼节,也是生活细节中的仪式,几千年来中国人温润敦厚、内敛包容的性格与此不无关系;而西方政治中总统宣誓等仪式,又是自罗马时代民主精神的体现。仪式是一种人文精神,仪式直指人类文明的内心深处,它不仅不可或缺,更是文明发荣滋长的必需元素。

现代社会日趋大数据化,然而仪式的重要性不可以量计。的确,表面上仪式并不能给社会、事业发展带来直接的增长,然而仪式往往起到反思、调整、加速的作用。古有项羽破釜沉舟,楚军直指巨鹿城下;三军誓师,北洋军阀兵败如山倒。今天,黄河之泮,华夏子孙齐聚一堂祭祖炎黄,唤起的是血脉中的中华声音;红场之上,各国军人昂首阔步英姿飒爽,提醒的是和平的来之不易。仪式是一盏明灯,它照亮社会前进发展的方向。勃兰特总理华沙的长跪,象征着文明之花在德国土地上的重新绽放,也是这片国度繁荣复兴的希望。

仪式的意义不仅反映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质上,它更能春风化雨,滋润人们的心灵。仪式以人为本,毕业典礼,珍藏的是同窗时光的苦辣酸甜;婚礼仪式,见证的是相守相望直到永远的忠贞甜蜜;葬礼致哀,是对逝者的追忆与对生者的抚慰......或许仪式的精髓正在于此,以人为本才是仪式的终极关怀,这才是仪式生生不息、不能废远的关键所在。我们通过仪式让自己在清澈的世界里呼吸生长,就像黎戈所说,只有用真皮层生活的人,才能看到云的出岫,惊觉雨水的冰凉。这才是人文的仪式。

当时代的速度快到令人窒息,我们应该还仪式一席之地,与千年前的老祖先一起,浴于沂水,风乎舞雩。

【例文15】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高三(17)班 马文贞

时代的齿轮不停转动,连同它的一系列附属物,在历史的长河中受到冲刷。而仪式恰是其中一种,它应时代应生活而产生。日渐长久,其优秀和腐朽之处就愈见突出,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应时代做出变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仪式,一种有独特流程,融入各种风俗习惯的活动方式,从旧时已经滋生。由于其来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因此仪式未免会带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滞后性。仪式,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们对于这件事情重视程度和思维方式的投影,从仪式反映出人在思想上值得褒扬或者应该诟病的地方。总的来说,仪式优劣共存。

人之所以需要仪式,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传承。这些历史悠久的仪式是传统文化的产物,而现代社会传承传统文化的议题正是风口浪尖,传统文化的消失问题迫在眉睫。于是对于祭拜祖先抑或婚丧嫁娶的仪式至今仍在继续,依我看,它很大程度上会继续进行,只是在现代文化冲击下,增添别样的色彩。

不仅仅如此,仪式在一定意义上是庄重神圣的,正如基督教徒的受洗仪式是入教的第一步。不同的礼教有着不同的规则和礼数,它是确定的,不随时代进程的步伐而改变。仪式的庄严,也体现在某些宣誓词上,警察、医生的宣誓仪式,护士的戴帽式,就职仪式等等,均在仪式上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同样的,古有及冠之年,如今有成人仪式,而毕业典礼也数一种仪式,是标志着你完成你生命中的某一个阶段,即将朝下一阶段进发。

但同时,我们会看到这些仪式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社会上任何一种存在形式都不可能脱离其对社会应尽的责任。祭祖时的大肆燃烧,丧葬时的哭丧专业户等都是仪式文化中糜烂腐朽的部分。这迫使我们去除迷信腐朽的部分,摆脱仪式中愚昧行为对文化上的冲击,取其对社会发展有益的补充成分。同时,随着时代迁徙,中西方文化相冲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仪式也可以添上一些新鲜的元素,为社会文化增添活力,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不忘根源。

于是,对待仪式等一类传统文化时,谨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例文16】

意蕴深藏不变的仪式

高三17班 赵容

生活之中,仪式如影随形。上至拜祭祖先,下到赠物留言,处处可见仪式的魅力。也许只是简单而稳定的流程,但却饱含永恒的意蕴。在这永恒的意蕴里我品味生命的绵长,心境的安宁与人生的厚度。

仪式是生活最好的载体。我们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很多仪式。清明时节,我们相伴踏青扫墓;新年之际,我们合家欢聚一堂;八月中秋,我们遥望明月,寄托相思;九九重阳,我们头插茱萸,登高远足。随着这些仪式,伴着这些流程,一路走来,心中滋生出绵长的幸福。这是仪式的味道,纯粹,厚重,亦温暖。不要觉得它们单调枯燥,缺乏时代生机,放眼观之们我们生活的世界,处处是高速的网络,多变的流行,还剩多少生活的安定与从容?也许,这些稳定而永恒的仪式将会是我们在现代生活中最后的一点心灵的自由,冲开纷繁物象。所以,莫要淡忘这些仪式。在烟火人间,给它一抹亮色,存于一角。

仪式,是从过往流传下来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仪式的妙处,让人觉悟内心的情怀。古人离别赠柳,踏雪寻梅,无一不是在仪式之中亲近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拨动内心深处的淡然心弦。我们的心灵是可以穿越重重仪式去成长的,它停留在元宵街市的花灯庙会中,浸没在端午门前的艾草的芳香与雄黄酒的浓郁之中,张扬在腊月寒冬里的喜庆春联的字字句句。仪式嵌入生活,心灵趋于平缓而幸福,这是心灵在稳定仪式中的一种安顿,是人在匆匆流光中的一种自持。生活原本就该是一种单纯的愿望,在所有仪式背后,藏着的是一颗颗被红尘洗涤得分外明净而安宁的心灵。

仪式,在这个犹显纷乱复杂的世界,为我们指明追求的方向。人生不受外界的困扰,多一份安于内心的执着。毕淑敏在《目光》中说:“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这仿佛是在提醒着,稳定的仪式饱含多少人的幸福与念想。小小的笔记本上的一行字,多年未见的故人的一次亲切握手,甚至千里之外的亲人寄来的一封家书。不含片语,却动人无比。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些无法割舍的仪式,里面有多少情思婉转,又有多少意味深长的独白,在相互叠加筑成人生的高度。

喜欢仪式,它的不轻易改变,它的稳定平淡,深藏意蕴。也许仪式最平凡,然而却令人向往,甚至肃然起敬。因为它彰显了一种世俗的安稳,这是人间最踏实的温暖和最朴素的真情。

【例文17】

仪式所承载之重

高三18班 陈一茗

唐三藏取经前与帝皇饮一杯土酒;刘、关、张桃园内三人结义。祭拜祖先,婚丧嫁娶到毕业典礼,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仪式。有人说时代会淘汰掉繁琐的仪式,我看不然。因为仪式自有其所承载之重。

仪式承载了对人与万物的尊重。古时祭天祭海,求神拜佛,是对自然赐予物阜民丰的感激;基督教的饭前祈祷,是对生命与食物的谢礼;学堂上对师相的三跪九叩,是对传道授业者的礼敬。倘若今日因繁琐而淘汰了这份敬仰与崇敬之情,孩童上课无须“上课!起立!”,吃食不必回忆农民勤辛,游玩无视环卫工人的劳动,那又如何将其培养成尚礼之人,如何领会孔夫子之言“克己复礼为仁”,如何在物欲横流的当代保有对人与自然的尊重?不得而知。、

仪式承载了人与人之间的情真意切。平日里,一块蛋糕,你只品尝它的甜腻。但当它以生日蛋糕的形式出现时,在伴随众人合声的祝福,在烛火摇曳的微热中,你所品味的便是同伴们注入的祝愿与幸福。篝火旁,男女老少的欢乐起舞又怎能与柴上干烈的火光所制造的燥热相提并论呢?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仪式,有了一个众乐乐的神圣的理由,有了讲普通的事物赋予美好意义的借口,用仪式将琐事神圣化,意义化,让平凡更具不平凡的魅力。

仪式承载了对生活的慎重。《推拿》这部电影中有一句非常值得玩味的话:“人就是这样,一旦有了信仰,他就又决心与毅力去浪费时光。”如果将生活看作是时光的旅程,做的事情都是在浪费时间,那么信仰的诞生就让人们有了意义的满足感,让人们觉得自己可以坐定,自己应该努力。乐观些看,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慎重。仪式的进行是一种信仰的深化,它让一种信仰在你的脑中根深蒂固,在你心中发芽开花。让你承受重量,让你的每一步都掷地有声,不至于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描绘的那样“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的飞起,离别大地,亦将离别真正的生活。”

而仪式所承载的重量远远不止于此,它会在人们的执行中深化它的作用,帮助你把灵魂深深扎入地底。

现在进行一个仪式吧,闭上双眼,在脑海中书写你的名字,然后欣赏。你是一个多么真实的自己啊!

【例文18】

心怀仪式,安然若定

高三19班李艾洁

人生的仪式有繁有简,是新娘的一方红盖头,是信徒转经转佛塔的虔诚,是祖母藏起的孙儿第一颗乳牙,在我看来,人生的仪式并非是繁琐拖累,它是人内心的自我照应,仪式不是天在看,而是心怀仪式的我们通过仪式一步步找回内心的安定。

人生的仪式中暗含着一种敬畏之心,在最接近天国的西藏常常能看到虔诚的信徒一路跪拜,他们以匍匐的姿态接受洗礼,尘灰覆面,矢志不渝。在朝圣路上,低头叩首那不是痛苦的负担,而是心中通往天国的仪式。仪式并不一定都如信徒跪拜般沉重,但它以一种神圣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敬畏。在仪式中我们获得了内心的安定,正如梁启超笔下用来佐证“敬业乐辉”的百丈禅师的典例。这位得道高僧信奉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的准则。虽然高龄的他不会承担重事,但禅师仍坚持做事,这种坚持来自内心的敬畏,仪式的执行让他安定。

人生的仪式中蕴藏着一种生活态度。古人好讲究仪式,女子成人有及笄之礼,男子有束冠之式。一种仪式,用神圣的方式将成年确立为人生一个重要的节点,象征着人由纯真懵懂走向成熟。这种对于成长的重视是古人对于人生珍视的态度。不仅如此,仪式还往往体现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上,穿衣戴帽佩玉之礼,煮茶濯手焚香之式,那上好的明前龙井需是年轻女子素手于清明前摘下顶端最嫩的芽尖,于茶的滋味或许并无影响,于心,清香之味由此珍重的仪式透出。仪式中蕴藏的便是这种珍重之情和追求极致的生活态度。

有人认为仪式是因生活而产生的,应随着加快的生活节奏变化。的确,快节奏的生活不可能存在仪式,因为仪式需要执行者安然静心后内心的敬畏、珍重。但不是仪式需要改变,而是人更需要通过仪式来回归内心,在这紫陌红尘、名城闹市中寻得安然之心。

心怀仪式,安然若定。在这流水平常过的人生,心怀虔诚,谦卑地去执行一些仪式吧,通过仪式找回那些越来越远的自己。

【例文19】

缘生缘灭还自在

高三(21)班 余惠雅

人生如雾亦如梦,缘生缘灭还自在。岁月如歌,水过无痕。而我坚信,任岁月流转,时光荏苒,仪式,仍旧是缘生缘灭还自在。

人生百态,事务繁重,认为要除去仪式的大有人在,但也仍有人认为仪式有稳定的流程,确定的意义,不容易改变。我属于后者,那些仪式,大到祭拜祖先,小到婚嫁丧事,更有时,一句记录的话也可成为一种仪式,这样的意识,是心有所畏的敬意,是心有所敬的谢意,是心有所谢的虔诚,是世事无常仍然细水长流,是历经风雨洗刷,却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的恒远。

是那些仪式,不容改变的仪式,让我们依旧有信仰。祭拜祖先,代代相传,是我们对已故之人,心中无限的思念……试问,谁可以改变这一种慰藉的仪式?那些仪式,让我们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心中存畏便有所为,有所不为。而看那些红色通缉令的贪官,想必他们早已去除了仪式,便是凡可为,皆为之,不惧一切。这样的仪式被改变,着实让人失去信仰,似天地之间仅存自身。

做礼拜时,各种互不相识的人聚在一起,心里所想的却是一致的,婚嫁、毕业都是仪式,那都是饱含回忆、喜悦的,这些仪式,没有人可以改变,它承载的是数不尽的悲伤喜悦和那些回忆。谁的喜悦悲伤可被剥夺?谁的回忆可被剥夺?仪式,不易变,也不应变。

俄罗斯阅兵仪式,让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为之呐喊,那是我们对为正义而战的士兵的怀念,对祖国深沉的爱,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那是祖国血肉的脊梁,那样的仪式,让国家人民欢呼,沸腾。

正是那些仪式,才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归属之感,才有“七月七日忆思语”的甜蜜情意,那些仪式,使心里圣殿长存,供奉着圣灵,是心灵高尚。

“旧时天气旧时衣,满堂花醉三千客”。那些不可变的仪式,让人“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回味,一回首,旧仪式,便满堂花开,醉人三千里。

【例文20】

不可失仪

高三23班 李奕菲

仪式于人而言是什么?我们无法解释它们何以自文明伊始便伴我们至今,但我们可窥见仪式正被效率至上的暴徒们谋杀。我认为,哪怕时光变迁,死亡枕藉,我们不可失仪。

不可失仪,因为仪式是人类残存的庄重。当我们的社会将效率推向神坛,便几乎失去了一切信仰。在这个消费导向性日趋明显的时代里,仪式的庄重感艰难而沉重地一遍遍诉说,说当年豫让刺杀赵简子失败,只求刺衣物一刀以示不负所托。高高在上的赵襄子亦庄重地脱下锦绣衣袍,豫让跃而刺之,尔后执刀自戕。张承志盛赞这是中国自史载以来,仪式之美的巅峰。今人不解乃至咥笑,因为仪式之美已陨落尘土,因为他们不懂得其中的庄重。春秋之书《仪礼》,以仪定起居行事,庄重之感、仪式之美仅可往史书处寻,我们如今没有豫让,没有赵襄子,没有许由也没有饮牛的老者。我们没有那种虔敬的遵行、庄重的美丽,我们只有苟延残喘的仪式的碎片,和一次次以时间、效率为名,不知餮足地对其进行谋杀。我们已然近乎失仪。

不可失仪,因为仪式独具强大的精神力量,可激荡灵魂,在人心上纵火。仪式既有其庄重感与无法撼动的美丽,便存在着使人心为之歌哭、因之凝聚的作用,战争当前尤为如此。破釜沉舟亦可看作一场仪式,有别于“弃釜弃舟”的随意怠慢,这“破”与“沉”的仪式感予人绝望,又使人从浓烈的绝望中迸发出浓烈悲壮的死士之感,这独一无二的沉重与厚重,只属于仪式。所以亚历山大大帝率数十残兵身陷沙漠时,亦选择将唯一的饮水面对太阳庄重而缓慢地倒尽;所以《天国王朝》中的饥民首领,亦在穷饿无聊、追购又及之时,天高地迥、号呼靡及之地,焚粮草,祷先祖,杀子取血盟誓。人心一次又一次被这样的仪式感动、点燃,迸发出从未有的力量。早逝的高贵,沦丧的尊严,没落的勇气,亦因此一一重现。我们又何以视仪式为草芥?我们不可失仪。

然而,不可失仪,亦不可仅追求仪式的外化与表象,任由内里的虔敬与诚意腐坏空虚。真正杀死仪式的,除了迷恋效率吝啬时间的人们,还有伪作仪式全无真心的人们。因为他们,宗教的净土也多染是非,大量伪教徒图谋名利,所作所为无非仪式,却最是玷污了仪式。所食圣餐、所诵经文、所唱赞歌,披仪式之皮囊而内里污浊,为名利而伪作仪式者,即使贡布雷大教堂的百年光尘亦无法救赎其灵魂,即使伊斯坦布尔的蓝色穹顶亦无法涤清其罪孽。失仪之极,伪仪也。我们不可失仪,亦不可只关注其表象。

仪式寄存着人们肃穆与庄重的精神的底线,不可失之。

【例文21】

破则不当,过犹不及

高三23班 刘榕熙

面对生活中种种仪式,有人视为陈规陋习,弃之如敝屣;有人尊为圣贤之礼,尚之若至德。然我以为此二者皆不可取,须知面对仪式,破则不当,过犹不及。

仪式的传承本身自然蕴含了古人的经验智慧,而现代科学也为仪式存在的意义作过解答。宾夕法尼亚大学对“吃”这项基本活动做过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情况下,人内心感受都取决于“怎么吃”,而不是“吃什么”。当吃这项基本活动被赋予意义并附加仪式,人们的行为将引导内心更专注于食物本身,体察到更细微的滋味。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即看似多余累赘的仪式却恰恰使人得以回归活动的本质,使人得以体察事物的内核。

更何况,当下价值取向多元的社会也日益呼唤仪式来唤醒人们内心的敬畏。千年以前的先贤们早已认识到礼乐之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而今天我们更难以想象一个仪式缺席的世界。当鼠标漫不经心的敲击可以传达对先人的追思,当毕业成人沦为扔书合影的狂欢,我们不得不警醒和反思仪式感、敬畏感的缺席对现代生活的侵噬。

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安迪沃霍尔与几位摄影名将都有过殊途同归的宣言,“我追求的一切都是形式。只有形式,别无其他。”与其将之归为狂傲不羁,不如说是他们参透了艺术的形式对其表达内容的决定性。仪式,同样的,往往决定了人们所要传达的思想与情感。

我们也因此能够理解,为什么主张日本茶道“和敬清寂”的千利休要定下沐浴更衣等一众繁琐的仪式。这正是因为他懂得仪式之将人与日常琐事的分隔,从而使人更好地直面内心,凝思昭达。

然而过犹不及,我们不应囿于仪式本身。正如龙应台认为的所谓“现代不在于其呈现的外貌,而在于各阶层通过交流思辨达成共识的过程”,仪式的意义也并不在其外化的形式,而在于我们通过仪式所传递的对天地万物、自然本心的尊重。

过犹不及,也意味着仪式决不可流于形式。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诚哉斯言。

面对种种仪式,我们当交出内心诚挚的敬畏,不破之,亦不过之。

【例文22】

仪式,心灵的舞蹈

高三24班 郭一鸣

日常生活中,仪式可大可小,却伴随人生,无处不在。今日,有人以仪式程序之繁琐言应弃之,有人说其落后理应更之。而在我看来,仪式是心灵对事物尊重的外在表现,承载了厚重的情感,是心灵的纷纷起舞,不容轻易改变。

仪式种类之盛,难以言尽。从国家、组织到个人,从人类历史的起点直至今日,仪式伴随着时间滔滔流动。但无论何种仪式,背后必蕴含着敬意、希望与爱。宗教仪式承载着人对神的虔诚,祭祀仪式饱含人对自然的敬畏,甚至即使是对所有物的署名,也是人们爱的体现。正是有了仪式,我们内心无尽的情感才借以此身表达。个人的仪式是情感的流露,集体的仪式却可传承人类共有的美好情感和古老的敬意。

仪式之中,我们的身与心一同起舞。仪式是心灵的跃动,是闪烁的生命火焰。

然而放眼今日,许多传统仪式式微。仪式变成了固化的程序,僵化的心灵在其中迈着死气沉沉的舞步。我们不无悲哀地看到:清明祭祖仪式子孙雇他人“哭坟”,自己不现身,转而投入生活的喧哗;毕业典礼上,早已失去昔日“长亭外,古道边”的氛围,伴随校长演讲的只有稀稀拉拉的掌声和稀稀拉拉的呼噜声。传统仪式式微,也许体现了时代的变换,而我却感受到了心灵的空洞与生活的匆匆。曾有人说:“有一种悲剧,不是人们不再笑,而是人们不知道为何而笑。”那么我认为,这些失去了内心情感的仪式的悲剧也正在于此:他们确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而确实有许多人不知道其为何存在了。

这大概就是为何现在许多人以浪费时间为由,要去除许多仪式了。

生活的匆匆让心灵也变得匆匆。匆匆的心灵无暇顾念那些多余的温情与敬意,于是那些温情与敬意便流走了。失去了温情与敬意的心灵变的沉寂,再也不能迈起舞步,只是偶尔,在外力的拉扯下僵硬地扭动。个人仪式的缺失,可能导致生活活力的丢失,而若一个集体少了仪式来传递彼此的情感,那么集体也将散乱而空虚。

仪式不容轻易改变,而应被传承。仪式承载了共有的情感,是心灵的舞蹈;每一颗心灵若能纷纷起舞,生命与世界也因此斑斓起来。

【例文23】

仪式与形式

高三24班 龚嘉诚

仪式,一种何其古老而崇高的活动啊,然而时至今日,多少肃穆的仪式沦落成荒诞的形式。在我看来,仪式的影响至深至远,而它与形式的差别就在于参与集体活动时灵魂是否在场。

仪式从来不曾远离,它不仅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也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要想一探仪式的本义,我们必须回到它的本源。这让我想到了数百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广袤的非洲草原上的一个山洞中,一群身披兽皮的原始人围着肆意燃烧的篝火跳舞,他们在等待火中即将烤熟的食物。这,大概是人类最早的仪式。他们眼中明亮的火焰透射出的是后人所谓的专注与虔诚,是他们对生存的渴望,对情感的升华。面对这团火,人们尽情地传达对自然馈赠的感谢,在这个原始的仪式中人类第一次感受到敬畏,第一次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在纯动物性的身上滋长。我想,人之所以为人,能在其进化路途中摆脱一部分动物性,产生其它生物没有的复杂情感,自我约束,与仪式的诞生有着莫大的关系。

可见,真正的仪式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它绝不应除去,而事实上真正影响人正常生活的,是现代社会中比比皆是的形式。一个合同的签署,一个项目的启动,不在谈判桌上、会议室里进行,却偏要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邀请各路媒体和无关官员,摆出各种握手言谈的样子拍照合影,这就是形式。一项活动,当它的进程已经画上了句号,还要狗尾续貂,那些多余的部分就是形式。在形式中,人们心不在焉地念出事先准备的发言,按步就班地走过每一个流程,于是便有了这样的调侃:“专心致志做形式,一心一意走过场。”

当“走过场”之风遂渐盛行,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便离我们而去,而传统节日便是其中一个。节日何尝不是一种盛大的仪式啊!中秋之夜,本是亿万人放下俗事、举杯邀月、浓情寄远的美好而温情的仪式,而今却成为让人们苦于思索短信群发、囿于吃月饼的形式;端午佳节,原是国人缅怀屈原的仪式,而今也沦为一桌桌饭局、一家家送礼的形式。从仪式到形式,人们普遍的精神赤贫与饥民心态被照得如此苍白。

正视仪式、珍视仪式、重拾仪式、摒弃形式,用心去投入生活中的仪式,我们的生活才有意义,我们的文化才有希望。

【例文24】

辩证对待仪式

高三(1)班 康夏杨

钦努阿·阿契贝说:“一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要经过一连串过渡的仪式。”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仪式。大到隆重节日,小到穿衣吃饭,或许都会有一些独特的仪式。我认为:现存的仪式未必都是合理的,我们应辩证对待仪式,对于有意义的仪式应当保留,而冗杂多余的仪式则应当除去。

对于仪式,人们众说纷纭,看法不一。而评定仪式的去留在于其是否具有存在的意义与合理性。

有些仪式庄重、肃穆,这其中往往存在着一些独特的含义或纪念意义。俄罗斯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而举办阅兵仪式;每年感恩节,美国总统都会举行特赦仪式,赦免一只火鸡,让它逃离上餐桌的厄运;犹太人在用餐前都会进行简短的祷告仪式,感谢上帝让他们有了吃这一顿饭的幸运;诗人谷川俊太郎甚至认为早晨的洗脸刷牙也是一种美好的仪式,而写下了“早晨,我把洗脸也喜欢过了,可爱的小鸟们”的诗句。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越来越紧张,仪式是否应该除去呢?

尽管时代变迁,一些仪式仍然有必要存在。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镇,每年7月都会上演“穿越” 回葛底斯堡战役的纪念活动,每当战争的号角吹响前,都会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这时,所有的人都停下脚步,手放胸口,神色庄重地唱着国歌,以缅怀历史,表达他们的爱国之情。每年12月13日,我国都会举行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铭记那段沉重的历史。仪式只是一个象征,真正重要的是其中所蕴涵的意义与价值。真正有意义的仪式不容轻易改变,它或许是民族精神的外化,更承载了人们的诉求。

然而,为了仪式而仪式,使仪式变得繁冗,将会使仪式成为桎梏、累赘。正如茶道大师千利休创制的怀石料理,最初只是“一汁三菜”,追求的是“清敬和寂”、“极简的纯粹”,可是时日迁延,仪式化日益严重,怀石料理也越发庞杂,竟演变成有着十四道程序的流水大菜。过度追求仪式感,使怀石料理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不复清简自然。这样刻意的仪式化,成为了时代演变中的逆流,使怀石料理成为盲目追求宏大的仪式的牺牲品。

对于仪式,我们应当辩证认识,取缔无意义、过度繁冗的仪式。保留真正有意义的仪式,莫让米兰·昆德拉所说的“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成为现实。

【例文25】

仪式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高三(1)班 莫嘉妮

 对一般人而言,仪式是每年清明庄重的焚香祭拜,是国庆节肃穆的升旗仪式,是毕业典礼时回味悠长的一句祝愿。仪式,因它的举行次数少,参与人数多,富有纪念意义而为人铭记,而在我看来,平凡的生活里也可以每天有仪式,这样的仪式,让生活更美好。

林清玄曾说:”柔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是菩提心的种子。”有一颗把平凡生活过出仪式感的柔软心,往往是“感知自我之清明”的泉源。德富芦花在茶花飘香的傍晚,听着栗树在风中摇摆的声音,唱一支古老的西行的歌谣,是对晚秋举行的一次送别仪式。村上春树在小酒馆里点一份炸的酥脆的牡蛎,用筷子把壳轻轻剥开,再配上一点点烧酒,是对惬意生活的一场赞美仪式。上海姑娘蔡雅妮推出《一人·食》系列纪录片,片中一人独自享有的精致食物是对孤独之下的自由的一场表彰仪式。仪式,不一定要办得华丽花哨,别具的情趣与慧眼是它的必要条件,它应该是一种情怀,一种生存方式。

平凡生活中的仪式,柯一师一种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于丹说:“文化不应是囚于象牙塔之中的玩赏,它更应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生活方式。”从藏地僧侣转动的经筒,到蒙古人每年举办的那达慕大会;从西伯利亚人举办的驯鹿大赛,到古印度人每天用恒河水净身的习俗,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敬畏与传承·。从星野道夫坚持不懈拍摄极光,到服装设计师马可举办“无用回家”的作品发布仪式;从寿司师傅小野二郎五十余年来天天亲手打造艺术品般的寿司,到张大千在每一张作品上庄严地刻下专属的印章,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对职业的热爱与对使命的坚守。本是平淡的事物,在日复一日的重复雕琢下,竟也产生了神圣的色泽,这或许就是仪式的神奇力量,它让心境更明澈,让生活更美好。

真正的仪式,应是出于一种虔诚,莫让它沦为形式!某一中学的罗校长逼迫学生下跪祭拜孔子,这样的仪式除了让学生反感,还有别的作用吗?形式主义上的仪式,非但不能让生活更美好,还会成为滋生虚伪功利的温床。

时代在改变,跟上时代步伐的仪式正丰富着人们生活的意义。让一个简单的仪式带我们远离日日奔忙的劳累,沉潜心灵,看到更美的五湖山月。

【例文26】

仪式,不止于流程

高三20班 梁颖琪

 受制于快节奏生活,人们渐渐把仪式看作流水线上滑动的商品,一步接一步,周而复始,无聊枯燥然而仪式之富有内涵应不止于表面流程,而在于仪式本来的意义。

 仪式是人们表达美好祈愿的方式。一白脸一黑脸,一卖肉人一补鞋汉,再得须鬓飘扬的红脸壮汉,捧一坛酒,于桃花之芳园,叙结义之乐事,焚香斟酒,一个小小的结拜仪式,成就了以后生死不离的刘关张。中因一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使死亡也捎上了一点美好的意味。我想,这就是仪式的魅力所在。仪式所带给人的不只是形式上的束缚,更是心灵上的契约。

仪式的举行,往往给人一种庄严感,责任感。三尺讲台上,老先生那一声“上课”“起立”洪亮如钟。这看起来似微不足道的课前仪式,实际上是在表达对教育对知识的崇高敬意。

抑或是家祠里的无言对拜,都是对婚姻,对身旁的人一次庄严的承诺。尽管流程不一,所发展的内涵与情感是一致的。有人说:“每个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人,带给亲人的是无尽的喜悦。而每个笑着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带给亲人的却是无尽的悲痛。”这份喜悦,这种悲痛需要一个庄重的仪式来承载。就如刘亮程所说:“我们都活得太累,以至于忘了对一朵花微笑,这一片新叶欣喜若狂。”仪式并没有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是跟不上人们的物欲赛跑。当“双11购物节”比中秋节更让人们欣喜时,我们是该谴责中秋家庭团圆仪式太繁琐,还是反省一下自己的迷失呢?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春天播种,秋天收成者是仪式。传统文化是星火,仪式是火把,而我们都不是点火的人。我们要做的是小心翼翼地从上一代手中接过明亮的火把,维护它,珍惜它,跑过一段从摇篮到坟墓的路途,然后把它稳稳地交给下一代。

不要再为仪式的繁文节而抱怨,仪式不止于流程,仪式其中的内涵才是仪式的真正意义。

【例文27】

不可缺席的仪式

高三20班 王来阳

 清明节,家人按着习俗祭拜先祖,婚礼上,新郎等着牧师念完祷告才能抱美人归,毕业典礼中,毕业生听着讲话回忆校园生活。生活中仪式几乎无处不在。我认为,仪式是必要的,不可缺席的。

仪式不可轻易抹去,在仪式中,我们宣泄内心的情绪。在博士毕业典礼中有一个传统仪式,那便是将博士帽抛上天空。这一抛,代表着博士们学业的完结,且释放出他们内心中的喜悦。在08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打破世界纪录夺得奥运会冠军。在冠军颁奖仪式上,刘翔身披五星红旗跃上冠军领奖台。在如此神圣的仪式中,刘翔跃出了他心中的激动,跃出整个中国的腾飞。在仪式中,刘翔和毕业的博士都将内心压抑已久的情绪释放,显示出他们的喜悦。

仪式不可轻易除去,它诠释了我们对自然,对先祖的尊重敬畏。端午节人们从古就有赛龙舟,吃粽子等纪念屈原的仪式。在赛龙舟的阵阵喊声和粽子香甜中,我们尊重屈原,敬畏他为国捐躯,他“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清白。在游牧民族中,天葬仪式是对死者最大的尊敬,也是对大自然的敬畏。游牧民族以天葬这种仪式将自身与自然紧紧相连,表达了他们对腾格尔的敬意。

仪式一旦被轻易除去,人们可能失去精神支柱,导致内心世界的崩塌。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快世界里,基督教徒的祈祷仿佛是最无用之事。但祈祷这仪式给他们带来内心世界的平和,带来对世间万物的感激,是他们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除去他们的祈祷仪式,就仿佛禁止中国人吃饭不用筷子一般不可理喻。

然而,凡事都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糟糕的仪式,我们自然要除去。中国一小学生在埃及游玩时在一文物上留下“xxx到此一游”。他“举行”了他每到一地留迹的仪式,而这种仪式却毁了一件珍贵文物。在社会中,某些毫无意义有过于繁杂的仪式理应除去,它消耗着人们的时间,降低了社会的效率。

在时代潮流中,仪式不可轻易除去。在不可缺席的仪式中,我们能找到幸福、安康,甚至生活的意义所在。

【例文28】

必要之仪式

高三(20)班 林沛生

在这个庄重不如世俗有魅力的时代,现代化的风沙在传统礼仪的古老大地上肆虐,撕扯着礼仪文化的风华。有人叫嚣不合时宜的仪式应被废除,而我以为在人们被时代洪流裹挟向前趔趄时,恰需庄重的仪式来平衡我们渐失喘息的生活。

“仪式与行为实质互为表里,缺一不可”萧伯纳道。在经历了高喊口号的过度形式化仪式化的文革十年,失去理性的大众转而投向另一个极端——彻底的否定仪式,他们高呼“仪式之皮毫无用处”。但其实“里”恰需“表”来体现,无“皮”的内在是难以存活的。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网络拜年、上网扫墓等“新潮”的过节方式。这些行为看似是对仪式的所谓“累赘之处”的简化,实则是内心对这些仪式背后的精神实质的忽略的体现。互相恭贺后再呈上饱含心意的红包的传统百年习俗如今被简化为微信上动动手指便能随手发出的数字金额,虽增加了“抢红包”时的趣味性,却减少了人们在虔诚执行仪式时相互交流所带来的人间温情。当需精心备制的祭祀用品被替换为一张张所谓的“扫墓贡品”图片,人们对祖先、圣贤的尊敬也都成了毫无份量的数码图像。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仪式之表,更是失去了内涵之实。

仪式不是肤浅的怀旧情绪,而是生存之必要,当人们的现代化成就像氢气球一样飞向深不可测的高空时,仪式就是那仅存的维系着气球与大地之间的绳带,一端是现代化生活的天空,一端是传统文化的土壤。在粽叶飘香的端午时节饮雄黄、挂菖蒲、赛龙舟,在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嗅桂香、放飞灯、品月饼......农业社会的节日被四季轮回所牵引,其中的仪式亦带有家族与血缘的印记,它温暖人心、维系情感,在愈益充满冷漠与隔阂的现代社会亮如启星。它让人们仍能站立在坚实的大地上,仍能感受到春花秋月的韵味,仍能体察到“昼眠听风,夜坐听雨”的美妙。若无仪式,人们大概是无法拥有静心行使仪式时内心回响起的古老音调了吧,只能匆匆前行,连回头的余地都没有了。

祭祀、婚事等诸多重大的仪式如日历般让生活有了刻度、有了值得回味的生命严肃之瞬间,而日常生活中种种细小的仪式也点缀了普通而不平淡的生活。欧美宗教信徒餐前必在心中默默感谢主的隆恩,日本人民在吃饭前也会双手合十地喊道“我开动啦!”。这不是无聊的迷信,亦不是空洞的形式,而是承载着对生活感激之情的衷心祈愿。反观失去对食物与劳作、对生活的敬意的无仪式、无所畏之人,如为了面子而点了衣着吃不完的饭菜官场饭局请客者,又如为了利益而推平整个墓山的地产开发商,实是可笑悲哀。

省去无意义的形式,保留有价值的仪式,是对传统也是对生活的尊重与保卫。

【例文29】

不能忘却的虔诚

 高三(22)班 付嘉琳

 从正月初五欢天喜地地接灶王爷回家,到八月十五合家团圆赏月食饼,再到布达拉宫殿前的一阶一跪一叩首,支撑着种种仪式流传至今的,皆是那亘古不变又不能忘却的虔诚。

 清明时节,阴雨绵绵,在祖先的墓前摆上各式祭品。举办的是祭拜仪式,追思的是先人的美好品德,牢记的是不忘本源的那一份虔诚。基督教堂抑或自家宅院,两位新人许下终身的誓言。举行的是婚礼仪式,标志的是一对佳偶的终成眷属,铭记的是患难与共的那份虔诚。孩童长大,成年之际,给少年们戴上一颗兽牙或围在篝火边载歌载舞。举办的是成人仪式,昭告的是一个孩子的蜕变,不忘的是勇于担起责任的那一份虔诚。仪式的本身或许简单,或许复杂,可以单调,可以多样。但这一个个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始终不愿抛弃的仪式背后,寄托着人们的期待,人们的幻想,人们的憧憬,人们的志向,人们的信仰。这些是我们不能忘却的虔诚。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更替,种种仪式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曾经四处找“半仙”看风水、买墓地的下葬仪式,如今简化成了公墓里的一小盒骨灰。曾经考取功名,衣锦还乡,骑马巡游的仪式,如今全然浓缩在一张四四方方的录取通知书上。曾经请“法师”,卜吉凶的出行前的仪式,如今被亲朋好友的几句祝福和一个拥抱取代。时代变了,生活快了,仪式的形式也悄悄地改变着。然而,那个小盒中所代表的,依然是对已逝之人的不舍;那张录取通知书上所承载的,依然是对辛勤学子的鼓励与表彰;那些言语间,那个拥抱中所包含的,依然是对远行之人的牵挂与祝福。仪式的形式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仪式所蕴含的那份美好与虔诚却亘古不变。

 有了仪式一次又一次的提醒,我们不必再担心海外的游子淡忘自己的故土,不必再哀叹抛弃妻子的惨剧,不必再感叹一个人心向善的“大同”社会是怎样的遥遥无期。

 仪式,那是一个温润纯净的愿望,那是一份不能忘却的虔诚。

【例文30】

 给仪式一点空间

  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的清明仍在眼前:长辈们恭谨地洒下纸钱,淋上黄酒,将甘蔗整齐码在坟头,孩子们在烛光前虔诚地叙述思念……

  “繁琐”的仪式,我们一步也不肯落下,那牵引出来丝丝缕缕情意与悠悠中华文化,令人动容。快节奏的生活,我们该慢下来守护仪式,守护一种习惯,守护背后深情与文化,守护一种认真生活的态度。

  “爆竹声声一岁除”,年初一,各家各户总要点上红火的鞭炮,并且进行祭祖仪式,这种仪式随着历史长河流传至今,成为一种习惯,不易改变。仪式成为习惯后不易改变,也不必大费周章去改变。复旦大学教授严复锋说:“习惯的意义在于维持生活的安稳感。”仪式流传千年,已经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若强行改变,会给人多大的不适感?人生活不安稳,社会又如何安定?所以,应该给仪式一点空间,维持生活的常态,而不轻易改变。

  不改变仪式,亦在于对它背后的人情与中华文化的珍视;这些情,这些文化,纵世事百变,依旧动人。广东婚礼仪式中有一环节是新娘梳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母亲在待嫁女儿身旁一下下梳着,这古朴的仪式中,蕴含了多少美好祝愿与不舍。这正是仪式的意义所在,无论是清明祭祖还是春节仪式,都源于人与人之间温热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除此以外,还是一份对中华文化的守护。在婚礼上,按仪式,新娘都要给老爷、婆婆递上“媳妇茶”,这是中华孝道的体现。而在希腊,婚礼仪式上他们会跳圆圈舞,这与希腊的热情一脉相承。中华文明蕴藏在种种仪式中,也正是这些仪式,让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

  而仪式,也是现代人表达感情,给每一天制造不同的惊喜感觉的手段,是一种乐活的生活态度。和郑重写下一行字相似,收藏家在接收心仪收藏品前总要进行净身仪式,这净身里,道尽了多少欢喜与爱惜。没错,生活节奏是很快,但我们不能一味的快,应该偶尔慢慢下来,在小小仪式之间,觅到丝丝缕缕的快乐,从一种愉悦的状态出发,重新上路,怎知不会更快?

  给仪式留一点空间吧。仪式既成习惯不易改变,不如留下,收获心安;仪式背后的深情也不会因落伍沦落到抛弃地步;仪式带来的乐活态度也足以让我们在快节奏中收获喜悦。如此,为何要改?

  愿你我在仪式之间,收获幸福与温情。

  【评语】58分。作为一篇考场作文,本文作者冷静审题,思路清晰。

  首先,考生准确理解了“仪式”的概念,从开头描述清明坟前祭祖仪式,到主体运用年初一放鞭炮的开年仪式、婚礼中新娘梳头、递上媳妇茶的仪式,材料运用准确充实且富有传统文化气息。

  其次,本文思路清晰,开头部分明确提出“快节奏的生活,我们该慢下来守护仪式,守护一种习惯,守护背后深情与文化,守护一种认真生活的态度”的中心论点,主体部分一一对应,层层深入论述;但主体的论述对应中心论点的“守护一种认真生活的态度”略显不足。

作为一篇高分作文,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出色,表述简洁,句式运用灵活有效。文章的书写工整美观。

【例文31】

 仪式之道,承古萌新

  春风换符,爆竹岁除;龙舟破江,端午煮粽;凤冠霞帔,女儿新嫁。或以仪式繁琐而欲废,或以传统而欲留,我以为:仪式当在传承中发展,批判继承,承古萌新。

  《尚书∙大禹谟》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允执厥中。”仪式有其深厚的文化根基,不容轻易改变。五千载悠悠,华夏古木枝繁叶茂,养育炎黄儿女,中华民族。仪式的一举一动,俱蕴藏着代代相传的博大精深,是民族文化的直接体现,岂容随意修改,恣意背叛?山东曲阜孔庙,每逢学季,仍有千万学子步入柏荫杏林,祭祀孔庙,献上一支毛笔,一束鲜花。那虔诚的躬身,岂非对千年来儒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承?若废此佳礼,重学尚义的风气何来依托?尊师求道的礼教何以萌芽?便如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仪式作为“礼”文化的载体,意蕴厚重,文化悠悠,仪式之传统岂容轻易改动?!

  但同时,仪式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马克思在辩证法的历史领域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仪式在保有传统的同时,必须摒除思想桎梏,制度余孽。便如清明祭祖时女儿不入祠堂的男尊女卑,东莞女德班磕头拜师的陈规陋习,山西老太太除夕将嫁女赶出家门的迷信腐朽,都让人扼腕,发人深省。文化的树若欲凌云参天,驱虫除害,与时同生,势在必行。便如天水伏羲祭祖,现代科技与传统舞乐相得益彰,慕名游客频频“点赞”,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传承中发展,是社会对仪式的必然要求。

  因此,仪式的前程似锦,需在传承中创新,革故鼎新,承古萌新。这便要求批判精神的培养,创新意识的树立。

  一方面,我们要培养批判精神。丁艾克曾说:”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黑暗习以为常。”文化的痼疾不可规避,决然锐利的双眼启迪希望的华光。对于仪式的糟粕,敢于突破,敢于拒绝;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树立创新意识。王尔德有云:”在我们身陷泥泞时,有人在仰望星空。”立足传统的源远流长,汲取营养,眺望远方,寻找花开灿烂,新意盎然。对待仪式的态度,折射着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对待历史的肯定或否定,更彰显着对自身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唯有将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融合,回顾过去,心怀高远,仪式方可意味不变,悠悠长长。雨果曾说:“让心中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愉悦。”中华的巨龙亦将由承古萌新的仪式中重获新生,乘青云凌霄至九重,揽千里江山收眼底,华夏凭此,文化更强!

  仪式啊,我已为你找到了振兴的大道!

  批判继承,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承古萌新。仪式将孕育文明璀璨新生,千丈华夏荣光。雄鸡展翅,引向辉煌!

  【评语】55分。本文中心论点鲜明,思路推进甚为清晰。题目提炼为“仪式之道,承古萌新”,首段亮出“仪式当在传承中发展,批判继承,承古萌新”,可谓先声夺人,让中心论点给人留下鲜明印象。

主体首先论“仪式有其深厚的文化根基,不容轻易改变”,次层推进论“但同时,仪式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最后论“因此,仪式的前程似锦,需在传承中创新,革故鼎新,承古萌新。这便要求批判精神的培养,创新意识的树立”,主体思路层层推进,富于逻辑。在具体的分析中,本文理据结合,引证法、例证法,论据与手法丰富,体现了考生较丰富的积累。文章的结尾也较花心思,无论是对中心论点的强调还是语言的亮丽度,都足以巩固阅卷老师对本文的好感。当然,本文语句的简洁度、力度还可加强。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