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帖子。
帖子的内容是这样的:
女儿长大后想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爱情,而且,女儿喜欢的对象在另一座城市,她想跟随男友去他生活的城市工作。面对女儿的抉择,父母不乐意了,极力阻止。
父亲知道消息后,非常着急,劝说女儿,“我们为你付出了那么多,在这件事上,为什么不能听父母的话呢?”
女儿坚持自己的选择,“你们生我是自愿的,照顾好我,本来就是你们的责任和义务。”
父亲不认同女儿的观点,“我们为你付出了那么多,花费了那么多时间,精力,金钱在你身上,你还喝了你妈妈的奶......”
女儿丝毫不退让,继续争辩,“你们付出的这些东西,等我以后挣了钱,全都还给你们,这样总行了吧。”
不知道是气急败坏,还是恼羞成怒,父亲说了一句令人瞠目结舌的话,“行,你妈妈的奶1滴是100块钱,你还吧,看你能还多少钱,你还得起吗?”
后来的情况发展如何,我不太清楚了,因为帖子的内容只写到了这部分。
01
这则帖子的信息量非常大。
其中,父亲说的那几句话让我十分震惊。似乎照顾女儿,抚养女儿不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更多的是对女儿的付出,甚至连女儿喝妈妈的奶水都想得到回报。在这种情形下,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一定是出了问题的。
当然,也不排除父亲这样说,只是争吵后极端地一种情绪的发泄。
这位父亲的逻辑是,养育女儿是一种付出性的行为。付出性的行为背后带着牺牲的味道。
产生付出感有三种情况:
➤ 第一种情况,我为你做了我不愿意的事。
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有些事,做父母的不愿意去做,但为了儿女,父母亲勉强去完成了,这会产生付出的感觉。
➤ 第二种情况,我为你做了,本不应该我做的事情。
也就是说,把你养育成人,培养长大本不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但尽管如此,我还是做了,这有一种付出的感觉。
➤ 第三种情况,我为你做了本来不是我的事情。
这件事本来是你的,不是我的。
但我为了你,把这件事承担了下来,这也是一种付出的感觉。
在人际关系中,这三种付出的情形很多人经常遇到,也不断地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
在广东省心理咨询师协会首届心理行业及学术年会上,主持新闻评论类栏目《马后炮》的广州著名主持人马志海,分享了一件他跟母亲之间的故事。
他妈妈经常问他要不要钱,老马经常说,不用不用。久而久之,他妈妈生气了,“你到底要不要钱?”
后来,老马勉强接受了他妈妈的钱。
当他妈妈给了他一些钱或为他家里添置了几台家用电器时,他妈妈便开始干涉他的家庭生活,对他呼来喝去,说一不二,跟每个人说话都用命令的口吻,俨然成了他家最高的主人。
在他没拿他妈妈的钱之前,他妈妈在他家里更像是一位客人。
母亲的反差,他能理解,但也很无奈。因为她是他妈妈,所以,他由着她的性子去做。
虽然他要了他妈妈的钱,但实际上,他又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把那些钱又给回了妈妈。
在中国的家庭中,我们常常见到,不管孩子年龄多大,妈妈仍要去干涉孩子的生活,掌控孩子的方向,并美其名曰:我多么伟大,为了孩子和家庭付出了自己的所有。然而,这种付出的背后更像是为了得到某种权利。
付出后的权利:
➤ 第一,掌控的权利。
就像前文中马后炮的妈妈一样,给儿子钱前和给儿子钱后,在儿子家的态度和言行截然不同。
又或者,文章开篇的父亲对女儿的所有付出,想得到的权利是:你要听我的,我要掌控你的人生。
➤ 第二,指责的权利。
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不领我的情,不听我的话,不按照我的要求生活,那我就有了指责你的权利。
➤ 第三,拥有了道德高尚的权利。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站在了道德的至高点上。
老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别人为我们付出了,如果我们不去为别人做些什么的时候,我们就会被贴上“不道德”的标签。
严重些,我们会产生强烈的愧疚感,这种内疚的感觉一旦产生,就会觉得低人一等,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
另一方面,付出的人会觉得自己的道德非常高尚。
我为你付出了,所以,我对你拥有了掌控,指责,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权利。
这种奇怪的逻辑从何而来?
为什么中国人在家庭关系中特别讲究付出和自我牺牲的概念?
02
其实,身处在这样关系中的两人,注重的不是两个人的感受,更多的是“付出者”一个人的感受。
婴儿出生的时候,他是没有能力照顾自己的。
妈妈是婴儿的第一照料人,在这段时期,妈妈一定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来满足婴儿,比如,10月怀胎的艰辛,生产的疼痛,婴儿吃奶的酸胀,睡眠不足。
这是在婴儿早期,妈妈需要承担的角色和做出的牺牲。
难道在这过程中,母亲只有付出和牺牲,没有回报吗?
有的。
婴儿对妈妈的笑,带给了妈妈很好的成就体验和价值体验。看到婴儿日渐成长,进步,妈妈收获了满满的自豪感......。可是,很多中国的父母都过多地强调了自己在养育子女中的付出,忽略和否定了自己获得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某位业内精神分析大咖曾说过,“作为妈妈,你们一直在讲自我付出和牺牲。在孩子吮吸你乳头的时候,不会得到满足和类似性兴奋的感觉吗?”
对此,很多妈妈辩解道,“哎呀,我家的宝贝,长了牙齿,吸奶水的时候都是恶狠狠地咬我,咬得很痛,哪里有快乐可言?我一点都不享受。”
在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句话,“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但你从没感动过。”越是自我价值感低的人,越讲究付出和牺牲。因为我们会认为我们本身没有太多的价值感,只有对别人付出了,才能证明我们是有用的。
一位知名的学者,他有独立的思想,即价值输出,那时,他觉得自己非常有价值。
03
在中国讲究付出的文化中,我们的价值被剥夺了。
婴儿觉得自己成了妈妈的累赘。
在家庭教育方面,妈妈放弃自己的工作,牺牲自己休闲娱乐的时间,给家人洗衣,做饭,陪孩子做作业。妈妈为你付出了这么多,所以,你要听妈妈的话。如果你不听妈妈的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如果孩子真的不听妈妈的话,孩子内心中会产生强烈的愧疚感。为了避免愧疚感的产生,孩子一般都会选择顺从。
公司做员工培训的时候,经常用这首歌《感恩的心》来表达付出的恩情。
这首歌背后暗含的意思是,“你要学会感恩,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要死心塌地的为公司卖命。如果你不这样做,那你就是败类,受到大家唾弃和良心的谴责。”
美国人鲁斯·本尼迪克特写了一本书《菊与刀》。
这本书主要写的是他对日本文化模式的理解,为此,他做了很多的调查研究,包括日本人的情感,日本人的人际关系模式。最后,他发现日本人是最怕受人恩惠的民族。
日本人特别有礼貌,哪怕你为他做了一点点事情,他也会不好意思,拼命地告诉你,“辛苦了,麻烦了。”好像你为他做了很多,他要立刻回报给你一样。
日本人是特别不喜欢麻烦别人的民族,他们的规则意识很强,对自我领域的保护意识也很强。如果别人为他做了一点点事情,很可能已经侵犯了他的领地,他必须报恩。
在中国的文化中,我们也非常重视恩情的报答,如,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日本文化跟中国文化有相似的地方,尤其是恩情方面,多多少少受到了影响。
恩情背后的深意:
第一,深深的歉意背后一定有恨意。
别人为我付出,我会有一种受制于对方的感觉,因此付出的一方拥有了掌控另一方的权利。
每逢佳节倍思亲,过春节的时候,在外打工的儿女们回到父母身边,时常怀着深深地歉意,原因是没办法在父母身边尽孝,无法及时地满足他们的需求,父母希望儿女们回来也没办法满足。
家庭的亲情关系,有时是一种负担,令人讨厌。对亲情的讨厌,并不是讨厌亲情,而是讨厌亲情背后的内容。
第二,让你没办法离开的是一种恩情。
当别人为我们付出,我们没有给予回报的时候,会有一种道德层面的自我谴责。
从精神分析上来讲,愧疚感和内疚感是两种让我们特别难受的感觉。
愧疚感和内疚感有区别吗?
有的。
愧疚感是指,别人遭受到的伤害性体验,利益的受损是我们造成的。内疚的感觉比愧疚的感觉更严重,比如,有一个人因为我们的失误,丢掉了生命。想要补偿内疚感可能很难,因为补偿的客体都不存在了。因此,内疚的感觉可能跟随我们一辈子。
有时,对待亲情,我们会产生一种无以回报的感觉。无以回报的背后是一种强烈的愧疚感,隐隐地被亲情羁绊束缚的感觉。
真正的亲情是什么?
一位家庭治疗师这样形容亲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功能(功能是责任和义务的意思)。你能做的就是为保持家庭结构的完整,有一个持续性的投入。
例如,爸爸有爸爸的功能,爸爸的主要功能是养育,护幼,在外挣钱,让家人有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安全的生活状态。妈妈有妈妈的功能,妈妈的主要功能是养育小孩,让家庭变得很温馨。
有些妈妈把自己为家庭的付出当成牢牢黏住家庭其他成员的筹码。
04
在亲密关系中,双方总免不了争吵。
细细分析一下,争吵就是大家都在讲道理,每个人都在讲,我为你付出了很多,你没回报我,指责对方是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争吵的最终目的似乎就是为了证明,我是好人,你是坏人,你要听我的,为我改变,变成我想要的那个人。对方只有这样做,才能得到你的一点认同和肯定。
当我们觉得自己没有太多资源去付出的时候,怎么办呢?
有一个故事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有一位家里条件非常不错的朋友。他父母来到他家做的一件事情让他气恼无比,但又无可奈何。
他父母喜欢吃家里的剩菜。
家里当天买的新鲜食物不吃,一定要放到明天,放到明天就又变成了剩菜。因为这件事,他跟他父母讲了很多遍,可是,没有任何效果。
他父母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放着新鲜的食物不吃,一定要吃隔天剩下的呢?
首先,在吃剩菜的过程中,他们暗自告诉自己,我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因为家里所有的钱都是你付的,所以,我们勤俭节约实际上是为了给你省钱,减轻你的负担。其次,他父母觉得自己还有资源,还能为你付出一些,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孩子,我能为你付出的只有这些了,你就不要剥夺了。
作为儿子的他愤怒了,因为他根本就不需要父母去为了他这样做,他不接受。他很想对父母好一点,看到他们吃剩菜的样子很心疼。同时,自己感到很不好,有一种没被尊重,自己的好意没被接受的感觉。
是的,付出需要一个受体,当受体不接受的时候,付出者就觉得自己没有用,像个废物一样。我们的自我价值都在付出上,一旦别人不接受,我们会感到深深地挫败,自己似乎没有了,破碎了,体验到的是害怕和空虚。
几个做心理的朋友聚在一起聊天。朋友武志红说,“中国人讲爱情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他的书籍《巨婴国》刚刚出版,他认为中国人的很多行为都可以在婴儿和父母之间的互动中找到原因。
恋爱基本上产生在两个成年人之间。
温尼科特描述一段好的亲密关系是这样的,“不含诱惑的深情,不带敌意的坚决。”把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我跟你待在一起,是你情我愿的一种相伴,彼此投入各自深刻的情感,资源互换。
一旦关系中的两人讲究付出的感觉,情感就消失了,爱情变成了一种控制和付出的关系模式。强调自己付出感的人,自我价值很低,自己所有价值的来源都来自被别人需要。
一方面,受到你付出的人,自然而言感到特别卑微。另一方面,接受你付出的人要用一种讨好的方式来对待你。付出让你拥有了某种权利,在这样的关系里,两个人都害怕。
付出的人害怕自己没东西付出。接受的人害怕接受了你的付出,回报不了你感到深深的愧疚。渐渐地,这变成了一个相互控制的关系,不是自由自在的关系。
强调付出的关系中没有任何一个受益者,更多的是看到两个害怕的人。
有些人在关系中,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也不肯给对方道歉,因为当我们承认自己错了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承担深深的愧疚感。也就是说,我们要用更多的资源去补偿对方,当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资源补偿对方时,我们不会愿意去承认这一点。
当你有一种付出感时,你就是全天下最对的那个人。
-关于作者-
胡慎之 ∣微信ID:hushenzhixl
客体关系心理学家,向日葵心理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