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记得你那青涩的青春期?那个时期,你经常被莫名的忧伤所缠绕?现在,你的孩子到了青春期。看着他们,你却在想,他们是何等无忧无虑,他们是何等快乐!

其实,他们的青春期,和你的青春期一样,充满着莫名的忧伤。

这种忧伤,是青春期的特点决定的,这种莫名忧伤,是必然的代价,也是上帝给成长着的我们的一个青涩的礼物,只是我们希望这代价不要太大。

2011 年 11 月 6 日四川省平昌县某中学三名学生在该县森林公园里喝农药自杀,经医院抢救,12 岁女生张某和丁某死亡,14 岁男生获救。这样的事情令人痛惜,却无独有偶。据统计,只 2013 年上半年上海 地区有 31 名学生非正常死亡,其中就有 6 名学生是自杀身亡。中学生自杀的原因大多是学业压力、家庭矛盾、情感纠纷等问题。

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她看了这些报道后,赶紧回家和女儿谈了一番话。结果,她吃惊地发现,十几岁的女儿有很多“愁”。

“本来,我以为她这个年龄是无忧无虑、整天傻开心的年龄,但没想到她会有那么多的愁!”她说。显然,她忘记了,当她也是这个年纪的时候,其实也有很多愁。

抑郁源自于丧失

忧愁,而且是莫名的忧愁,是青春期的一个典型特征。因为,青春期处于一个不断“丧失”的阶段。

咨询师胡慎之说,抑郁情绪均来自“丧失”,我们心理世界的任何一部分重要内容的丧失,都会引发或轻或重的抑郁情绪。

譬如,被老板辞退、失恋、离婚、因意外而残疾和重要的亲人去世都是严重的心理内容的丧失。遭遇到这些严重心理丧失的人,必然会产生抑郁情绪,善于处理的人,通过向别人倾诉、宣泄、自我调整等方式,将这些抑郁情绪化解出去了;不善于处理的人,将抑郁闷在心里,闷得多了,就发展成了抑郁症。

改变也会带来抑郁。因为,改变意味着辞旧迎新,旧的心理内容被我们放弃了,新的心理内容诞生。不管新的内容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积极情绪,丢失的那部分旧的心理内容仍然会让我们抑郁。

正是因为这一点,正常人在分手、离婚并建立新的亲密关系时,主动的分手者和被动的分手者一样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抑郁情绪,无论新的关系、新的生活多么美好,这种抑郁都不会消失。

消失不会发生,发生的是平衡和抵消。

也就是说,当改变发生时,迎来的新的心理内容产生了好的情绪,辞去的旧的心理内容产生了不好的抑郁情绪。如果好的情绪多于不好的抑郁情绪,那么这个人整体上就会处于快乐状态。

相反,如果不好的抑郁情绪远远多于好的情绪,那么这个人就可能会陷入较严重的抑郁状态。这是青春期抑郁症的核心因素。

青春期必然叛逆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对矛盾的心理冲突:脱离对父母等亲人的心理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前者意味着丧失,是辞旧;后者意味着获得,是迎新。在这对矛盾当中,如果后者占据了主要地位,那么尽管不断地有莫名的忧伤袭来,我们仍然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整体上是积极的、阳光的。相反,如果前者占据了主要地位,抑郁情绪就会成为我们的主导情绪。但问题是,我们的文化中,不鼓励孩子的独立性。

“我们的文化,喜欢好孩子,”胡慎之说,“经典的好孩子,在家里听父母的话,依赖父母,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依赖老师。这样一来,这个孩子的独立空间就会受到挤压,他会觉得不是为自己而活,于是就缺乏动力。他可能会出色地完成老师和家长交给他的任务,但却表现得比较麻木,对很多事情都缺乏欲望和追求,这也是抑郁的一种体现。”

我平均每天会收到十多封信,而这些信中有三分之一是中学生写来的,其中说得最多的句式是“为了(担心)父母……”,而相当地缺乏“我想(要)……”这样的句式,比较典型的句式是“如果不是为了(担心)父母,我早不上学了”。

对此,我的理解是,他们觉得,人生不是自己的,而是父母的,他们是在为父母而活,他们学习、生活的动力来自父母的压力。

如果他们是“坏孩子”,他们就会走上叛逆之路,不理会父母的压力,甚至和父母对着干,父母让他们向东,他们非向西。这种“叛逆”,其实是青少年在争取自己的独立空间,试图成为他自己。

“好孩子”易有两个恶果

这样看来,好孩子似乎比坏孩子更可取。

但其实,从十 二三岁开始,一直到青 春期的基本结束,是我 们生命中的第二个“叛逆期”(第一个是 1.5~3 岁)。正常情况下,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会表现出较强烈的叛逆来,不听父母的话,什么 事都要自己来。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脱离 对父母及重要亲人的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以正常的速度走完这 个叛逆期之后,在 18 岁左右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他们开始约略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这也意味着他们终于基本成为 一个成年人了。有了这个“自我”,他们就会有较强烈的欲望,明 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从而不需要监督也能有很强的动机去 追求一些人生目标。

然而 , 那些过于好的“好孩子”,他们的父母控制欲望太强,一直让孩子按照他们的安排来学习和生活,而根本没有给孩子独立的空间,甚至严格抑制孩子的“叛逆”。这样的话,这些好孩子的青春期就没有一个正常的“叛逆期”。这会造成两个恶果:

一、叛逆期推迟

广州某外企 31 岁的经理李祥,就是典型的叛逆期推迟。他到了大学才出现了强烈的叛逆心,故意和父母、老师对着干,故意不认真学习。我知道的另一个经典案例是,一位男士,到了 36 岁才开始他的叛逆期。他离了婚,因为婚姻是父母安排的。他辞去工作,因为工作是父母安排的。最后,他很理智地对父母说:“我已经 36 岁了,这之前的前半生,我完全是为你们活着,什么都听你们的,但后半生,我想为自己而活,我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请你们理解我,不要再控制我。”

二、缺乏生命力

太好的“好孩子”,会有一种通病:缺乏激情。因为,他们努力学习也罢,努力工作也罢,都不是发自内心,而是为了满足父母及家人的期待。这种刻意的努力,是一种强迫性的努力。父母要督促他们,他们也要经常督促自己,才能继续努力下去。但是,他们仿佛对努力来的结果,譬如好成绩等奖赏没有什么热情,他们的口头禅是“没所谓”,仿佛什么都可以失去,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他们兴奋。

阿琼在遗书的一开始写道:“我不快乐,一直以来也不快乐,我似乎觉得缺了点什么,但我说不出是什么,那使我不安和痛苦。”

我的理解是,她的“缺了点什么”,可能缺的就是生命激情。她在家很听话,在学校和同学的关系很好,她哥哥说她“什么事都能自己搞定”。这看上去很好,很容易让家人以她为傲。但同时,她对什么都不在乎,也没什么兴趣和爱好,一直都有点冷冷的样子。这种感觉积攒下来,最终让她对活着彻底失去了欲望和动力。

为了防止青春期的孩子陷入抑郁症,胡慎之建议父母需要懂得以下几点:

第一,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走向成长和独立的必然阶段。

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独立,那么这种叛逆心理就会减轻。如果父母不尊重,那么这种叛逆心理反而容易变得更强。

第二,给孩子充分的独立空间。

在正常情况下,不必太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青春期是一个心理变化非常剧烈的阶段,因为他什么都想尝试,今天是这种心理状态,明天可能就变成另一种样子了,做父母的不必太为孩子偶然出现的异常行为而焦虑。

第三,青春期之前,一般说来,父母是孩子心中无所不能的“神”,孩子们普遍对父母有一定的崇拜心理,这种心理让他们依赖父母。

但进入青春期后,这种崇拜心理一般会消失大半,孩子们会重新崇拜新的偶像,譬如明星人物、政治家、科学家等。这种心理的转变,会让孩子们变得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大大下降,父母应做好这种思想准备,明白孩子这种心理转变背后的积极意义。

第四,不要对孩子偶尔出现的强烈叛逆行为,譬如离家出走、早恋等大动干戈,要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适当反思是不是对孩子控制得太厉害了。一般说来,强烈的叛逆行为是对父母强烈控制欲望的一种反击,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控制适当变弱,孩子们的叛逆程度也会自然而然地下降。

第五,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不要再把“乖”“很听话”还当作优点来看。相反,做父母的应该感觉到焦虑和担忧,并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把孩子推向独立的世界,减少他的依赖心理。

第六,谨防孩子陷入严重的抑郁状态。

胡慎之说,如果孩子比较叛逆,你起码不用担心他会想到自杀,因为叛逆的孩子一般会有较强的生命力。相反,如果孩子非常听话,那父母倒是应该有所担忧。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源头,是本来向外的愤怒不能表达,转而指向自己。叛逆的孩子容易向外表达愤怒,而好孩子则容易将愤怒憋在心里,最终攻击自己。

评定孩子是否陷入抑郁症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三少”,即话少、行动少、情绪少。像阿琼,在家中很少说话,暑假很少出门,情绪一直很低落,已经明显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了。

最后,胡慎之强调,青春期的心理,即便对专业人士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他的一个德国老师曾说,当处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时,能有 20%的成功率就很不错了。

看上去,这是一个悲观的数字。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专家、家长和老师都难以做到用一套严格科学的控制手法让青春期的孩子健康成长,应该让他们独立成长,让他们自己去体味生命的酸甜苦辣,并最终成为他自己。

为什么要听话?

北京教委 2013 年出台新规定,禁止学校和老师给小学生布置作业。本是好事,但却引出了很多家长的焦虑。多家媒体报道说,没有作业了,很多家长焦虑得不行,他们不知道,除了学习,还能和孩子谈什么。

如果没有作业,孩子的时间怎么打发。不用来学习,孩子不会学坏吗?有作业好,还是没有作业好?这是一个问题,但更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家长们和孩子能不能构建深刻的情感链接。

每个人都孤独,而打破孤独的唯一答案是,能与其他人或其他事物构建真切的链接。

感情链接,是最真切的链接之一。但中国人羞于谈感情——其实是内心对爱绝望,结果是,父母不能与孩子进行流畅的情感交流,而只能进行语言层面的交流。

语言层面的交流即思维层面、也即头脑层面的交流。身、心与脑三者中,头脑层面的交流最靠不住。《圣经》中写道,人类齐心协力想造一个通天塔,上帝为破坏他们的努力,教他们学会说话,但学会说话后,他们便起了争执,通天塔就修不下去了。这个故事的寓意是,没有语言,人能通心,从而可以建立真正的链接,于是齐心协力,但有了语言,就隔断了心,人们都以为自己的语言是正确的,因而起了争执。

简单来说,执着于头脑层面的链接,其结果是,你要符合我头脑的想象,你要和我语言要求你的一模一样。

中国父母夸孩子时,基本都会用到这个词——听话。究其原因,是因为不强调感情的中国人,既缺乏心灵层面的链接能力,也不习惯身体的碰触,而只是追求干巴巴的语言链接。父母的力量远强过孩子,于是语言层面的链接,很容易就成为父母发出语言的指令,而孩子要遵从父母的语言。这就是听话。

然而,若有情感方面的链接,我们就会觉得,听话不重要,因为不管你是否听话,我都能感觉到和你在一起,我知道你爱我我爱你就可以了,你走你自己的路,我祝福你。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感觉到你在我心中。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