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大行其道以来,几乎每个想学习的人都读了海量文章。据数据分析,被大家倒来倒去、最为抢手的是养生篇,可见目前国人潜意识里对生病与死亡有多么焦虑和恐惧了。——呵呵,理所应当,此话不多说。
我们许多人除了关心身体健康之外,还关心心灵成长。只是读了无数文章,到头来看一看自己的思想观念、学习习惯、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有一部分人可能会意识到收效甚微,有一部分人可能自以为,连续的碎片阅读,加在一起也有几十本书了,真想见到那个说中国人不阅读的印度人就揍她……不论怎样,有个试金石:当你阅读眼前的文章、看待身边的现象时,你的逻辑能力真的有所提升了吗?——这个好像又有点讲不清,因为你往往感觉不到自己还是老论调。嘿,没办法。
昨天有个好友问,阅读能力指的是什么?我想,这主要是指正确理解文本含义的能力,对语言的审美能力就先不提了。雾满拦江有篇文章提到了网友们对语段的歪曲理解,例子很有代表性。摘录如下:
“我的一个朋友,在美国买了只不知什么牌子破包包,假装很淡定的上网去显摆。结果引来一片吐槽。吵闹声中,朋友在网上敲出这样几行字:
这个包包,在中国算是奢侈品了,但在美国不过是个低值易耗品。包包才卖200美金多一点点,多一点点而已耶!而一个美国人,月入2000美金是很平常的。所以呢,在美国人眼里,绝不可能把只需要月收入十分之一就能够买到的包包,当成是奢侈品。但在咱们这旮旯,那啥,一般人也是月入2000多一点,但这2000多却是人民币。月入2000美金的,在中国就敢说自己是中产了。而这个包包在中国的售价,相当于普通人两个月的收入,当然算是绝对的奢侈品。所以你会看到中国人拎着这个包包,就倍儿有面子。但在美国人眼里,绝对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儿。
但很多网友根本看不懂,也许是被文中的语气,刺激到了敏感的爱国主义神经,顿时群拥而上,捍卫他们想像中的民族尊严。
——有网友悲愤回复:草泥马,鄙视你,你认为中国人没资格到美国买奢侈品吗?那就脱下你身上的中国衣服,光屁股滚回美国去吧!
——有网友引证援例:造谣!中国人月收入绝对高于2000元,哥见的人多了,没有一个工资低于3000的!
——有网友愤怒驳辨:现在中国的白领,月入2000美元轻松。楼主来自火星,鉴定完毕。
——有网友恨铁不成钢:在美国排队扫货的中国人,都是倒爷,无耻楼主,丢尽了中国人的脸!……”
的确,这样的争吵,网络上随处可见。有一段时间,我都被各类无聊的评论给恶心得不行了,不想再看任何评论了。读,但是没读懂,是我们许多中国人要重新认真对待的一件事。具体到上述片段,作者只不过想叙述一个简单的事实:中国人收入不高,让大家羡慕嫉妒恨的奢侈品,在收入高的美国人眼里,不过是普通大路货。作者想说“一件东西是否属于奢侈品,是受当事人的收入影响的”。你可以说这个观点有道理,事实摆在这里,高收入的美国人眼中的大路货,在低收入的中国人心目中,就是值得炫耀的奢侈品了。你也可以说这个观点不正确,因为奢侈品的定义,不仅仅表现在价格上。真正的奢侈品,更多的表现在稀缺性及收藏价值上。到底哪种观点对呢?两种观点都有道理——重要的是,你的依据是不是符合逻辑。(引用雾满拦江的文本解读)
阅读,就像被作者带入了一条幽深的隧道,如果你不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进行一系列分析和判断,是不会直接奔向“理解”的出口的。上中小学时,语文老师教我们把中心思想抄下来,毕业了没人给个中心思想,一下子迷茫了,抓到哪个词不爽就开骂吧。如果作者讲得清楚明白的,反复告诉你,我是这个意思,我举了这些例子,快信快信,你也就信了。凡是不能开启自己的大脑,对文本进行分析,与作者进行对话的,就是无效阅读。与其进行无效阅读,我更支持大人孩子都去锻炼身体。
好吧,阅读能力的获得需要训练。我愿意受到训练,我想获得这种能力。可是读什么?回归主题:手机阅读。
但是手机阅读只不过是种碎片阅读。碎片阅读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资讯,使我们受点启发,但真要进行有效阅读,还必须系统地读书。有个好友认为,每个人都要给自己建立一个知识体系,这需要遇上一个大师级人物,比如她自己就在读硕士研究生时遇到了一个了不起的导师,帮她建立了一个知识体系,此后再进行各种碎片阅读,也就能将之镶嵌到自己已有的体系中,自然能消化吸收。朋友们这一听,还不悲叹了?我们哪里人人能有这等好命?唉呀,没救了——
其实,依我看,不必紧张。所谓知识体系,是一个人自出生以来所学的一切的总和,这一切包括书面知识,也包括实践经验,这应该不是一个导师能够给全了你的。人人心中自有一个知识体系,或大或小而已。你的体系再大再全,也还不可能包罗万象。有许多领域,你肯定还是会感到陌生的,如果你想深入学习,仍然不能指望碎片阅读。可以说,读原典,系统地读书,是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我们首先要接纳自己的基础和现状,我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我对什么了解对什么不了解,了解了的碎片阅读也能锦上添花,不了解的就打开名著读起来,这就是最好的自己了嘛!
那好,从哪里读起?我主张快乐人生,把阅读变成使你的生活更加快乐的生活方式。
跟着兴趣走,这是非搞学术研究的人业余阅读的好方法。反正我又没什么特定的目的,我只是要提升自身的素养,可是茫茫书海,各领域名著多如牛毛,无所适从了呀。刚上大学那会儿,北师大的晁福林老师说“读书要带着疑问读,要跟着兴趣走”,我听是听了,只是并没有真懂,或者懂了,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疑问在哪里。我是最平凡的中国学生之一,哪有什么疑问啊,早被灌输成收音机了。但我毕竟勤奋,六七年里把图书馆里文史类书籍能翻的都翻了……可是到头来,不瞒大家说,我全忘光了。直到三十而立那年,我整个头脑中记得最清楚的,仍然是我童年时代的探险精神和快乐体验。偶尔和老师们聚会交谈,谈及各种社会现象,我仍然缺乏逻辑,虽然一腔热情,哇哇要说,其实东拉西扯,文不对题。
直到三十一岁那年,我怀孕并辞职在家读书,才感觉自己真正上了一个有效的大学。我想当一个好妈妈,对幼儿教育自然很感兴趣,于是读了许多日本和美国的教育书籍,读到书中提到的异常儿童心理,就开始关注问题儿童,又读到书中对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的区分,于是又对精神分裂症产生了疑问,就关注了当地一些精神分裂症案例。有些没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是怎么患病的呢?寻找这些人患病的原因,我想要了解的就很多了。卡夫卡的小说集,莫泊桑的小说集,读着读着,眼前展开了一幅幅人生的画卷。通过小说来解释许多现象实在引人入胜。就这样,一本书引向另一本书,读得兴高采烈,一点也不累,还解开了许多头脑中的疑问。回顾一下我的阅读史,我自己也觉得有趣:书海中旅行一圈下来,许多阅读的由头我早已忘记了,顺路竟然还看了一系科幻与侦探小说。我选择的作品全是经典名著,几乎每一本都让我受益匪浅。这时,我才明白了晁老师那句话是块闪光的金子。
现在,我的女儿读一年级了,她也不再东一本西一本地读绘本了。虽然她还无意识,但我知道零散地阅读,被推荐一本读一本,或是见到哪本读哪本,还是处于阅读的蒙昧状态。在她读《西游记》原著的过程中,有些大人小孩非常不明智地告诉她,西天取经的事情是假的,孙悟空早就死了之类的,她非常难过,阅读受了阻碍。我跟她说,这些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另一个世界的存在,那就是幻想世界。那些缺乏想像力的人,是进不去幻想王国的;而那些想像力丰富的人,永远拥有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德国作家米切尔·恩德写了一个超级精彩的故事——《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两个世界之间的关联。等我们读完《西游记》,可以读这本。她于是期待着把《西游记》读几遍之后,就开始读这一本。
另外,儿童在六七岁时大概很喜欢儿童诗,每晚睡前我们都要读三首斯蒂文森写的《一个孩子的诗园》。那晚读到其中一首《漫游》写道“我真想马上出发,漫游到金苹果生长的地方……”,我便谈到一个金苹果引发了特洛伊战争,女儿就很想知道这个故事,一直催我讲述。我便承诺她,把这本诗读熟了,就可以读《荷马史诗》。她当然不知道,《荷马史诗》及《希腊神话故事》正等着这个年龄的儿童去阅读呢。可是,在她对这些著作感兴趣之前,拿出这些书来诱导她读,却是没必要的。读书人内心里产生了阅读某书的渴望,这个时候读这本书最有收获。就像大家讲的抓住幼儿的各个敏感期似的,顺着自己的本能和发展的规律走,管它满世界正在流行什么!
阅读,跟着自己的兴趣走,让一本书引向另一本书。就像儿童追随自己的理想一样,由一条路通向另一条路,真是美妙极了。(回顾历史阅读:《让理想成为孩子的引路人》)未来的任何一天回头来看,自己所走的每一步都留下了一个深深的脚印,每个脚印都是那么清晰,那么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