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很多人不知道,昨天是“世界哲学日”。这个节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拟定,提醒我们:哲学并非空中楼阁,而属于所有人,每个人都应该保持反思、质疑、假设、验证的好习惯。

巧的是,也是这两天,杭州一家幼儿园要给孩子上哲学课,惹来不少争议。家长们担心,哲学抽象晦涩,完全超乎孩子的理解力,孩子听不懂,怎么办?更关键的是,孩子学哲学,能干嘛?

关于“抽象”,这堂哲学课的教材,其实是一本叫作《喂,小蚂蚁》的绘本,故事大致讲的是一个小男孩遇上一只蚂蚁,到底踩还是不踩,一人一蚁有不同观点——应该没有大家想得那么高深。

至于“无用”,据该课程的指导专家,杭州师大儿童哲学研究所主任高振宇所说,课程会引导孩子不断提问,比如“蚂蚁是益虫还是害虫?”、“小蚂蚁如果被男孩踩死了,它的妈妈会不会伤心?”等,看似简单,其实是孩子开始思考自己与自然、与动物之间关系的契机,呵护孩子对自己和身边世界的好奇心,并发展理性思维能力。

其实,让孩子从小学哲学已经是全球热潮。英国教育基金会曾组织48所小学的孩子上哲学课,自由地讨论真理、正义、友谊等概念,结果发现,参加哲学课的孩子,其数学成绩、阅读和写作水平都大大提升。美国不少小学,则从二年级就开设哲学课,通过课堂讨论与辩论等形式,深入思考与探究自我、他人与社会有关的一系列哲学问题。

国内的,早在几年前,长江实验小学也开出了儿童哲学课,这是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课程表:

学校在儿童哲学课后做了一个小调查,发现孩子们十分喜欢哲学课的课堂氛围,有一位孩子说:“我觉得我的哲学课是最有趣的,因为不管我回答得怎么样,都不会错!”

15岁前亲子对话的深度

决定孩子思维的广度

“让孩子学习哲学,不是要鼓励他们成为哲学家,而是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传递一种寻根问底和不断反省的态度。”

美国当代哲学家、被誉为“儿童哲学之父”的马修·李普曼曾如是说。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如何激发孩子的哲学潜能呢?李普曼给出了一个建议,“哲学的核心在于对话。”

是的,对话。但这不是口头上的运动,而是头脑运动,能让孩子时刻思考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找到理据,也要学会对别人的观点进行判断。虚心接受对方的思想。而最好的导师,就是我们——孩子的爸爸、妈妈。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李普曼在自己的儿童哲学教育系列教材——IAPC版教材中,清晰地列明了对应不同年龄段,亲子该讨论哪些哲学话题,对应培养何种能力:

学前阶段:让孩子学会鉴别和比较简单的对象,启发他们准确表达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一二年级:带领孩子探究“意义”,通过日常对话,学会简单的推理,接触各种各样不同的观点,进而思考情感的合理性。

三四年级:为孩子进入下一阶段正式推理的学习打好基础,让孩子开始从语言入手,理解逻辑,比如语句中的关系词、歧义等。

五六年级:通过日常对话,初步掌握逻辑推理的知识,鼓励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启发孩子互相学习。

七八年级:主要涉及伦理道德、语言艺术和社会学科三方面的初步哲学知识,开始谈论一些伦理和社会问题,比如公平、自然、撒谎以及规则是怎么制定的,另外还探讨性别歧视、儿童权利、动物权利等等。

九十年级:探讨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比如法律的作用、个人的自由,犯罪和公平的不同维度。

从3岁一直到15岁,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孩子的对话更深入一点,孩子的思维就更开阔一点,长大后思考任何问题,才能更加开放、独立。

下面,就针对学前、小学、中学三个阶段,各分享2个非常经典的哲学议题或故事,以及与孩子讨论时值得关注的落脚点。

学前阶段

“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吗?”

前面谈到,学前阶段,孩子主要得学会鉴别和比较简单的对象,启发自己准确表达见解和判断。

法国幼儿园里的“哲学工作坊”中就有两个经典议题。

第一个经典议题是:“什么是人类?人类和动物有分别吗?”

且看导师是如何引导孩子们不断深入思考的。

导师抛出问题后,有个男孩说:“人类是两腿站着走路的,动物是四脚爬的。”

马上就有一个女孩举手:“我不同意,鸡也两腿走路!”

另一个孩子说:“动物会吃我们!”

然后一个声音很小的女孩说:“但人类吃动物更多。”

等所有孩子都发表了一轮意见后,导师又提出问题:“人类会做什么?或者不会做什么?动物又会做什么?”

每次都是那个声音很大的男孩子抢着举手发言:“人类不会随处大小便!”

另一个男孩子说:“我上星期才见到一个男人在地铁尿尿!”

其他的意见有:“动物在笼子里睡觉,人类在床上睡觉。”也有孩子持相反意见:“如果没有人类,动物就不会在笼子里。”

有孩子提出:“人类有同学、朋友、家人。”

这时导师归纳孩子的思路,导师说:“你是不是想说人类有社会?人类会不会依赖社会生存?动物有没有社会?”

有孩子又提出:“动物也有父母和社会的。”

突然那个声音很大的男孩提出一个观点:“人类的身体大小都差不多,但动物的形体有很大也有很小的,例如 Seismosaurus (世上最大的恐龙)就很大!”

导师再把问题推进:“人类与动物,有没有等级之分?人类会发明,动物会不会?人类比动物高级?还是动物比人类高级?”

孩子又纷纷举手发表他们的见解:“人类比动物高级!”“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的狗好像我的家人,我们没有分别。”“人类帮助动物。”“动物帮助人类才对。”

这些还没上小学的孩子,都各有自己的观点,思路清晰,踊跃参予讨论,自信地发言,同时亦尊重其他孩子,他们新奇的想法让人大开眼界。

第二个经典议题是:“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吗?”

第一节的时候,孩子们还是有问有答:“我们当然不一样呀!”“ 哪里不一样?”“她是女孩,我是男孩。”“ 我有黑色头发,她有金头发。”“ 你是中国人,我是法国人。”他们说了很多外表的不一样。

讨论完题目之后,孩子们通常会做一些相应的小练习,比如互相画自己的同学,看看别人与自己的一样和不一样,又比如玩布偶,那些布偶有各个哲学家的卡通造型,导师套在指头上说哲学家的故事,三岁小孩也用布偶来说自己的心声。

这样的哲学工作坊,其实给孩子提出任何问题、表达任何想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孩子一懂得说话就会提出问题,和孩子对话,他们那些单纯而直接的问题和想法,往往能让我们大开眼界。

小学阶段

“为什么国王不快乐?”

上了小学后,孩子就要开始探究“意义”问题,不再是简单粗暴地给人事物贴标签,而是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思考各种情感的合理性。运用逻辑推理,学会从不同维度看问题。

这个阶段,有一个经典故事值得我们与孩子讨论,由《哲学家与儿童对话》作者、德国哲学家里夏德·普雷希特推荐。

他曾带儿子去波茨坦参观那里的莫愁宫,儿子非常喜欢听国王、古代战争和古人生活的故事,于是漫步其间,他们谈到了当年就居住在这座美丽宫殿的国王——腓特烈大帝。

腓特烈大帝出生在一个崇尚军服、操练、风纪的国度,父亲以严厉闻名于世,14个孩子中,腓特烈排名老大,自然成为储君,可腓特烈生来柔弱,只爱文艺,老国王只得展开了一系列苛刻训练:必须在7分钟内吃完早餐,必须熟悉各种规章制度,熟读军政宝典……

可腓特烈一有机会就找“禁书”——小说、艺术、音乐等书籍来看,还练习吹笛子,最后换回父亲无情的体罚。受不了这一切,腓特烈终于出走,他的好友却因为没有向老国王告发而被判处死刑,最后死在了腓特烈的面前……

继位后,腓特烈决心停止暴政,禁止肉刑、宗教自由、新建学校、种植土豆,可这些政策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是远远不够的,他开始带兵征战,不断保全乃至扩大自己的疆土,比他的父亲更严厉……他为自己兴建了一座“莫愁宫”,希望在此无忧无虑地享受艺术人生,可最终,他却变成了一个孤独、固执的人,脸上再也看不到笑容。

腓特烈大帝幸福吗?或者说什么才是幸福呢?……有一些问题值得讨论。且看普雷希特与儿子的对话:

父:“你觉得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子:“因为他看到了太多残酷的事情。”

父:“他的忧虑不是进行战争才有的,你可以想想他的青年时代——他的父亲经常体罚他,他过得非常郁闷……”

子:“真的很可怕,这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父:“儿子,我也是这样想的,谁经历了太多的可怕事件,永远都会放不下。你觉得,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呢?你自己呢,你也有过忧虑吗?”

子:“在学校,有时候会有,但我更愿意把忧虑都排除掉。”

父:“那你认识总是幸福的人吗?”

子:“不,爸爸,人人都会有点忧虑的,没有忧虑,也许就不会感到幸福。”

……

通过这场讨论,这对父亲得到一个新观点:人类很聪明,但不可能永远幸福。我们的大脑常常是不平衡的,即使愿望得到满足,目的达到,也不会总是幸福的。

关于苦乐,与“儿童哲学之父”李普曼齐名的美国当代哲学家加雷斯·马修斯也讲过一个经典的故事,来自《青蛙和蟾蜍——好伙伴》里的《恶龙与巨人》。当时,他在苏格兰一所小学给孩子们上课,就用这个故事开场。

青蛙和蟾蜍同看一本书。蟾蜍说:“这本书里的人物好勇敢哦。他们又打恶龙又打巨人的,一点也不怕。”青蛙说:“不知道我们俩勇敢不勇敢。”

这对好朋友看的书虽然叫《恶龙与巨人》,但它们并没有杀害任何恶龙,也没有遇到任何巨人,却遇上了一些致命的天敌——刚出洞的蛇、山崩、老鹰……他们一直在逃命,每次化险为夷后,他们总是一边发抖一边称赞自己:“我们不怕!”最后,他们回到蟾蜍家,蟾蜍跳上床后用棉被紧紧裹住自己,青蛙钻进衣橱关上门,一起感受那勇敢的滋味。

这个故事刺激孩子去思考“勇敢”到底是什么:

  • 是否必须面对危险才能证明自己勇敢?

  • 那么,又得面对什么样的危险呢?

  • 如果说,那项危险是不可避免的或是不值得冒险的行为呢?

  • 人可不可能在逃跑或躲藏起来的情况下,仍被称为勇敢呢?

  • 有时候人坚守自己的岗位,会不会只是有勇无谋的表现呢?

  • 发抖或者害怕,会不会否定一个人的勇敢呢?

  • ……

相信在讨论过程中,孩子会提到更多令我们印象深刻且多样化的问题或观点。

中学阶段

“要不要切换车厢的轨道?”

到了中学阶段,孩子可以开始讨论伦理、道德等社会议题,比如公平、自然、规则、性别歧视、儿童权利、动物权利等等,甚至法律的作用、个人的自由,犯罪和公平的不同维度等。

比如“自由”,柏林墙的故事就很适合用于讨论这个话题。

东德建立后,就有很多人逃往西德,东德于是建立了庞大的预防和隔离设施,即柏林墙,但逃跑的事情仍在不断发生,最后东德的边防军甚至得到命令,对一切逃亡者格杀勿论。

一直到1989年秋天,东德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政府抗议活动,东德政府决定开放自由旅行,无数人涌到柏林墙旁,要求通过,从此以后,柏林墙不再是威胁,愤怒的东德人直接把墙拆除,随着柏林墙的倒塌,东德也解体,到1990年秋,东德加入西德。

不妨和孩子聊一聊下面这些问题:

  • 两个德国之间有什么差别?如果是你,你愿意在哪边生活?

  • 如果有人修建了一堵围墙,你无法去探望外公外婆,你能想象吗?

  • 你觉得东德有权力修建围墙吗?它曾经宣告:我们是更公正的德国,我们这里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同样的待遇,所以我们有权建立围墙,好让这个国家保存下来……

  • 对你来说,什么是自由?

  • 一个“什么都可以干”的国家,每个人都有“什么都可以干”的自由,你觉得好吗?

哲学上还有一道经典的道德难题,适合在这个阶段讨论,尤其适合我们和孩子外出旅行、乘坐火车时讨论。

设想一个画面:铁轨上,有五名工人正在维修,停在同一轨道上的一个车厢,制动突然失灵,车厢开始移动,并径直飞速冲向五名铁路工人。他们听不到你的喊叫,但在你的面前,有一个按钮,按下去,就可以把车厢切换到另一个轨道上,那里只有一个工人。你会怎么办?

孩子可能会说,“我会切换轨道,但肯定是实在没有任何办法,我才会这样做,因为五个人比一个人更有价值。”

这时,可以追问,“好的,现在重新设想,一样的铁轨,一样有五个工人,一样是飞驰而来的车厢,但你的面前没有按钮,可是你旁边,有一个很胖的男人,如果你把他推下去,挡在车厢前,五个工人就得救了,你会这样做吗?”

孩子可能会说,“这是谋杀!当然不可以。”

这是哲学上非常著名的争论,像改变轨道那样接受一个人死,还是像对待胖子那样直接把一个人杀死,对人们来说有很大的区别。但无论怎么做,我们都会有一种“做坏事”的感觉。

虽然哲学家们为了让道德更规范,更讲逻辑和道理,建立了不少理论。可是,这个两难问题恰恰说明,我们做道德判断时,常常没有按逻辑行事,做这件事的“感觉”反而是决定因素——我们总是根据我们与他人交往的感觉来决定正确还是错误。

所以,也许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思考:道德真的只讲“感觉”吗?这样做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如果讲到更大的公平、正义等话题,“感觉”真的可靠吗?如果改变轨道的走向,我们救了五个人,但也相当于杀了一个人,这样的行为又是足够道德的吗?

除非你是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再加上性格完美,情商爆表,你不可能带孩子的时候一点脾气也没有。

你会生气,会郁闷,会烦躁,会憋得慌,会不知所措,会忍无可忍;然后你会如火山般迸发,一发不可收拾... 接下来的是后悔,内疚,发誓再也不和孩子生气了。结果,第二天同样的剧目继续上演。

谁都知道对孩子发脾气不好,各种负面影响大家也都清清楚楚,但怎么才能避免呢?

先说一件前两天发生的事。

在我进厕所的瞬间,看到Hendrik把卫生纸卷全部拉散,铺了一地,这是他一个星期中的第三次。

我蹲下,和Hendrik脸对着脸,平静而坚定的告诉了他我的感受:“妈妈现在非常生气,生气你浪费了卫生纸,生气你没有听进去我上次讲的话,生气我又要花时间收拾你制造出来的杂乱;我现在不想看到你,到走廊里站一分钟去。”

于是Hendrik到走廊里面去了,我用一分钟平静了一下,打开门,让Hendrik回来,继续我们的谈话:“妈妈非常爱你,但是我不容许你再玩卫生纸了,明白吗?” Hendrik一边说 “嗯嗯”,一边点头。

事情结束了,我没有发脾气,但是我 “说出了脾气”,通过这样的的方式,我的情绪抒发掉了,没有积压,同时孩子也通过我的 “说脾气” 明白了我的情绪和意图。

总结一下就是:不发脾气,说脾气!

孩子承受父母情绪的能力远远非常强,他/她们不仅不会对你表达情绪而感到惊讶,反而会觉得非常正常。

经常表达自己情绪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会对各种情绪有清楚的认识,有较强的描述和表达自己的情绪的能力,这对孩子长大后自身的情绪处理也是大大有益的。

所以不要有顾虑,把你的情绪说给孩子听,你会发现你们的关系也会因此被拉近了!

说明一点,我说的情绪绝不仅限于负面情绪,你完全可以表达各种正面情绪,比如:高兴,兴奋,舒适,温暖,等等。这里用负面情绪举例是因为表达正面情绪是被鼓励的,而负面情绪的表达却常常被看作是不可以的,不好的。而其实是恰恰相反,就如我上面所说的,孩子并不会因为你负面情绪的表达而疏远你,反而会接近你,并开始学会情绪的另一个方面。

当然在养娃的路上,“说不出” 的绝不仅仅是大人,更多时候是孩子。

宝宝的语言能力还在发育过程中,说不出想要的东西和想表达的情绪,尤其是在着急的时候,说不出完整的句子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当表达出现障碍的时候,有些宝宝会保持沉默,有些宝宝会变得焦躁,哭或者闹都是常见的表达情绪或者意图的行为。但如果宝宝经常有无法表达的东西,而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焦躁或是沉默变成了习惯,对宝宝的语言能力发育,和性格成长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帮助宝宝 “说出来” 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宝宝重复你说的话。

Rebecca生活在荷兰,中文全靠我一个人教她,每天她不是在重复我的话,就是我在重复她的话。她并没有觉得麻烦,讨厌,或者丢人,反而认为是个游戏,是和妈妈互动的方式之一。

她的句子里经常夹杂着一些荷兰语词汇,或是 “这,那” 这样的词,因为她找不到合适的中文来表达。

知道Rebecca喜欢医院和医生,我就给她买了一个玩具 “门诊袋”, 里面有各种门诊用的小部件。Rebecca高兴极了,她一会要听我心跳,一会又要给洋娃娃打针。你听她嘴里念叨着:“这个,这个,把它放在你的肚子上,可以听到你心的声音”,“我给你个针,这个要在你的屁股上”,等等。

我就趁机重复她说的话,但是把正确的词语放进去,比如 “对,就是要用听诊器来听心跳的声音“,或是 “用那个针头来打针”。

Rebecca也通过不自觉的重复我给她灌输的新词语,学了很多门诊用语。她玩得非常高兴,就一直说 “妈妈太谢谢你了,我很喜欢”。 我也把我的情绪说出来,回馈给她,“妈妈看到你玩得这么愉快,也是高兴得不得了呢,我今天晚上的心情非常愉悦!”

Rebecca很快便学会了 “不得了” 这个说法,她说得时候这三个字全部加重音,听起来非常可爱。

其实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学习语言的主要方式就是重复,他/她们也非常喜欢重复,认为是好玩的东西,而且能够清楚说出他/她们想要的东西和想表达的情绪,是件爽快的事情。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定格两秒钟,重复宝宝的话,把正确用语加进去,让孩子再重复地说。经常这样反复的重复,看起来不很起眼,但你将会惊喜于它给宝宝带来的语言的进步,和平和的情绪。

大人对孩子“放任自流”并不会使其“自暴自弃”

我的中学化学老师明白这个真相:学生的自习效率远远高于老师授课。老师越沉浸在“学生需要被我教育”的自我重要性里,学生越被整傻。

她上课的风格是,上课铃响,她进来,说:我们今天学习课本上的XX页,你们自己学吧,30分钟后我过来有不懂的问我。

然后她就走了,30分钟后她来,有学生提问,她也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思考出答案。然后就下课了。

基本不留作业,因为她心疼学生要写那么多科的作业,她认为学生理解知识就够了,写作业是徒增负担。

每一届学生,她带的那两个班,都是年级化学成绩最好的,还有不少学生奥赛也取得好成绩(班是随机分配的,不存在快班、慢班)。不仅是聪明的学生化学好,连班里成绩倒数的学生,化学分数都是别的班中等生化学分数。

她上课从来不会管学生是否睡觉是否看杂志,甚至说谁要是太困就睡会儿。

她把学生看作完整的人,而不是需要被自己管教的无法自我负责的心智残缺生物。她看待所谓的聪明学生和笨学生态度都一样,你们都能自己学好。

她真的爱学生,她的爱就是做好自己,不去侵犯学生的界限,并且力所能及地让学生少受苦。

平常经常逃课捣蛋打架混社会的学生,都不愿意逃她的课,敬爱她。我也爱她和想念她。

好成绩是怎样“炼”成的

刚上学时,我成绩不好,几乎每次考试和作业,都会看错题。面对鲜艳的红叉,父母只问一句,你是不会做还是马虎呢?我说是马虎了。

父母赶紧顺着台阶说,马虎没关系啊,立刻结束成绩这个无聊的话题。我也奇怪为啥自己总是马虎,但父母没给压力,我也不介意。3年后,我自然地不再马虎,逻辑思维能力超强,成绩越来越好。

现在明白了,小学时候我还经常处在婴幼儿的初级思维过程中,容易搞混想象和现实(之所以这样,主要是跟妈妈的关系质量太差)。不过,人天然有自愈能力,因为父母并不过多打扰我的初级过程,所以后来自然发展到次级思维过程,逻辑能力远超同龄人,不是因为我多聪明,用我爸妈的话说,其它同学都被他们的父母教傻了…

90年代风靡插卡游戏机的时候,爸爸居然给我买了两台。每天拉我对打,恨不得老师没留作业,好多些时间陪他玩。害得我从重点高中到重点大学,都对同学们痴迷的网游提不起兴趣…

父母从来没检查过我的作业,甚至如果我不想做,妈妈会写假条说我病了。以至于中学时期,我可以跟老师商量:“老师,我真的不想做一个抄袭作业的坏学生,您就别让我交作业了好吗。”

老师们很惊诧,但面对我真诚坚定而不含敌意的眼神,也就达成了共识,李雪的作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因为不用写作业,我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学习。我的学习方式是看课本,在同学眼里就是发呆。

高中时期每天每门课冲着课本“发呆”20分钟,把内在的逻辑结构看得清清楚楚。剩余的大量时间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我为啥如此痛苦之类的问题。

到了大学,自主学习带来的能力更是如鱼得水。热力学课本用了十年,被我指出逻辑错误,老师给改了过来。

第二学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考试3小时之前,看一个同学很是痛苦,出于同情心,我给他画了几道题。出考场后,他惊讶的问我,老师是你亲戚吗?我说,这次考试是我第一次见到她,跟你一样总逃课…

其实猜中题目一点不难,老师教这门课大半辈子,自然很清楚内在的逻辑结构,只要顺着这个结构看,在哪些点上要出题,大题还是小题,一清二楚。

家长们最喜欢打听那些学习最好的学生,父母是怎么教育出来的。我相信每个家长都听到过这样的答案:“我们没怎么管他学习啊,他愿意怎么学就怎么学呗。”

可惜的是,再多的案例,大多数父母也逃脱不了内心的恐慌和控制,还是要一步步把孩子教育傻掉。

总之,学习一个事物,要先和这个事物建立感觉,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这是人类的本能,只要不被教育打扰,本能会找出最优的学习途径。可惜,大多数人被教傻了,显得我这种智力平常的人特别聪明。

什么是真正的学习

我们经常误以为学习就是得到一个知识,得到一个头脑的结论。其实单独的知识或者结论,这些是割裂的信息碎片,它并没有形成心智的发展。

比如:

孩子他自己要体验到触摸刀刃的感觉,体验到刀子划开纸张的感觉。——这样,当他在玩耍时不小心被绳子缠住,他就会去寻找类似刀的尖锐东西去割断绳子——这就是真正的智力发展。

而那些被大人教育说“刀子会划伤人的!不能碰!”——这样的孩子他活在恐惧中,他遇到危险的时候没有思考能力,他的智力其实并未发展,只是记住了一些信息碎片而已。

而心智的发展,需要以真实的体验为基础。

比如:

糖果是什么味道,糖果吃多了又是什么感觉?热水又是什么意思,热度如何一点点变高,高到哪里就会让我们感受到疼痛?剪刀这一类有尖刃的东西要如何使用才是安全的?

孩子需要通过自身的感受去摸索,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陪伴ta。

如果,父母直接用结论去教育孩子:“糖不能吃多,会伤害你!热水绝对不可以碰!剪子绝对不可以碰!…”

那么,孩子对这个事情他没有发展出真正的认认知。他将来也不会有效的去使用它们,ta只是发展了恐惧,ta的好奇心、探索欲、心智被抑制。

有的父母觉得孩子打游戏,那是在荒废人生。其实,孩子的心智发育很多都是在游戏中去完成的,比如成就感、满足感。而成年人,ta需要在现实中去自我实现。

如果我们在童年中可以没有被干预地尽情地体验游戏,那么,长大之后我们就会对打游戏没有兴趣,因为我们觉得那个虚拟的成功是浪费时间。

但是小时候被严格限制打游戏的,他就会在成年以后依然沉浸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去寻求虚拟世界的成就感,这才是真正的荒废人生。

一些互动

-

微博网友 @雪山无霜:

我完全按 @李雪爱与自由 的方式养育孩子,孩子那个健康奔放啊!

我虽为教师,但从未教育她,结果这孩子那个聪明智慧哟!我只做到一点,及时回应她,给予自由不打扰。

现在这家伙在学校人际关系超好,身边总是围一大群人,还会自已修理玩具,提些问题我90%答不出。

用事实气气某些人。

-

带孩子其实没有深奥的奥秘,说白了就是爱和自由。爱是及时回应痛快满足,自由是严守界限,学会闭嘴,不教育不干涉孩子。

这样养出的孩子必然万里挑一的出类拔萃,因为其他孩子都被教育毁了,剩下你家孩子没法不出众。

-

微博网友 @JIN的美味生活:

我娃就是个例子,以前限制看动画片时间到了他主动关。认识李雪后深刻反省,什么都不限制。

刚开始疯狂看电视和吃糖,后来,他知道:糖他想吃就能吃、电视想看就能看。之后不再沉迷这些。

此生能认识李雪是我最大的福气❤

-

自由养育的孩子,清晰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不会被诱惑和威胁,也不会干涉和评价别人,稳稳的内在中心。这样的孩子很少见。

-

微博网友 @二先生糖糖:

初中一同学,上课基本睡觉看小说,不听讲不做作业,所有学科靠自学…后来考的武汉大学。

-

上课睡觉,是为了保护自己跟学科的天然链接,不被老师教坏。老师的讲课声让我无法专心学习,所以我只能等自习课大家写作业的看会课本,上课就走神。

-

微博网友 @它它好像在下雨:

李老师,这几天听了您的课程,一直在想自由这件事。

家里8岁孩子特别喜欢看电视,不限制时间就看好几个小时。限制时间了也还是一直会拖延,或者讨价还价。后来只好强制关机。闹得彼此不开心。

这样要怎么才能做到给他自由呢?

-

把注意力从孩子身上收回,放到自己身上,享受自己的人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运动、舞蹈、写字画画。

你活得自在丰富,孩子怎么可能萎靡沉沦。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近十年,创办「初心心理」

畅销书作家,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天猫·中信图书专营店、当当网、亚马逊正在热销

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