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西方的观念里,一个有认知力的人比一个有智力的人更重要,对孩子认知力的培养和评估广泛体现和应用于儿童教育。

认知力,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是人们成功的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语言理解力、思维、想象力、归纳、演绎等逻辑分析力以及数字能力都属于认知力的范畴。

认知过程,是一个是主观逐渐对非主观的事物的反映能力和进程,认知力越高,反映越接近事物的本质。

跟大家分享几个小游戏,都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家早期研究儿童认知发育和能力发展的小实验。

这些游戏曾让我和孩子玩得非常开心,也让我对孩子的认知发育了解的更多了些,很有意思。

镜子里的脏鼻子:自我认知

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在鼻子上涂一块显眼的颜色,然后把她放在镜子前面。

如果孩子不了解镜子里的是自己,便会一直看和摸镜子,或者和里面人说话,甚至有意要看镜子后面是什么;

如果孩子明白镜子里的人就是自己,便会用手去摸自己的鼻子,想把那块颜色抹掉。

大多数孩子在1岁半左右的时候开始有“自我存在”的认知。

口红和剃须刀:性别认知

用一个动物玩具给宝宝演示抹口红或刮胡子的行为(用动物玩具演示的原因是让演示方的性别保持中性),然后把一个男性和一个女性的芭比娃娃放在孩子面前,再把口红或者刮胡子刀(当然都是玩具)递给她。可以重复几次,看孩子是否一贯性地选择帮女性的芭比娃娃涂口红,和给男性的芭比娃娃剃胡子。

除了口红和剃须刀,任何 “只有爸爸才会做” 或者 “只有妈妈才会做” 的行为都可以用来玩这个游戏。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会有对性别的认知。一般来说,女孩子早在1岁多一点的时候就可以区分男女,而男孩子要稍稍晚一些,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产生性别认知。

洋娃娃和小熊见面:换位思考第一步

把一个洋娃娃和一个小熊放在一块板子的两边,让孩子坐在既可以看到洋娃娃又可以看到小熊的位置上。

然后问孩子几个简单的问题。

·    问题一:你可以看到小熊吗?

·    问题二:你可以看到洋娃娃吗?

·    问题三:你觉得小熊和洋娃娃可以看到对方吗?

孩子对问题一和二会很快地给出答案“可以”;对于问题三有可能会迟疑一下,然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个游戏反应的是孩子的一种换位思考能力:自己眼中看到的东西和别人看到的可以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孩子会在3岁到5岁间开始意识到虽然自己既可以看到小熊又可以看到洋娃娃,但是它们之间因为隔了板子,所以互相是看不到的。这是孩子开始尝试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的第一步,也是真正交际能力形成的开始。

存钱罐里的玻璃珠:换位思考的又一步

这个游戏反应的是孩子的另一种换位思考能力:“我的想法,别人看不到”。

晃动一只装有硬币的存钱罐,让孩子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尤其是孩子以前有看到有人往里面放过硬币),孩子会想也不用想就说:“是钱币“。

然后在孩子面前,把存钱罐倒空,然后装入玻璃珠;重复上述步骤,让孩子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孩子会莫名其妙地看着你,然后说:“珠子”。

这个时候,真正的问题来了:“如果现在某某某(说一个孩子朋友的名字)刚好进来找你玩,你觉得他会认为我手里拿的这个存钱罐里装的是什么?”

如果孩子的回答是“珠子”,那么说明他并不了解 “我的经历和想法是他人所不知的” 这一事实;但如果孩子的答案是“钱币“,那么他就已经开始明白 “我的想法是别人看不到的” 这一事实,换句话说这个孩子了解到自己的想法可以被隐藏,并开始运用/利用这一认知。

这一认知的形成一般来说是在4-6岁间,是逻辑推理能力的奠基石之一。

杯子里的水:逻辑思维第一步

这是心理学家尚·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 (Piaget’s theory)中的最著名的实验,可以用来判断孩子是否进入了所谓的 “具体运思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说白了就是开始掌握时空及因果关系的概念,并开始有线性的逻辑思维能力。

实验很简单。开始时在一模一样的两个被子里装入一样多的水(最好是有颜色的),然后问孩子:“这两个被子里的水是不是一样多?” 一般来说,孩子会对比两个杯子里的水,然后回答“是”。

然后把其中一个被子里的水倒入另一个形状不同的杯子,比如一个高脚杯,然后问孩子:“现在这两个杯子里的水还是一样多吗?” (这里要注意问话的方式,如果提问是“哪个杯子里的水多一些”,那么你是在无形中增加问题的难度,建议避免这样提问。)

如果孩子的回答是 “不一样多,高的被子里盛的水多一些”,那么他还没有区分表象和实质的能力。如果孩子的答案是“一样多”,那么孩子开始有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从尚·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的角度看,孩子已经进入了“具体运思阶段”,有线性逻辑思维能力;你还可以让他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样认为,你也将会听到孩子的推理方式。

一般来说,孩子在6-10岁间会进入“具体运思阶段”。

和“被子里的水”非常相似的另外一个游戏是“两排钱币”。

两排钱币:逻辑思维又一步

拿10个一模一样的硬币放在桌子上,并摆成两排,每排5个。

开始时,两排硬币的摆放间距是一样的,两排的长短相同(如下图a)。

用手指着硬币提问孩子:请问上面一排硬币多,还是下面一排硬币多,还是一样多?

孩子会回答:一样多。

然后在孩子面前把其中一排硬币的间距拉大,使其长度大于另一排硬币(如下图b)。

问孩子同样的问题:请问这回是上面一排硬币多,还是下面一排硬币多,还是一样多?

一般来说回答“一样多” 的孩子也会在“杯子里的水”的游戏中回答 “一样多”,因为他已经开始有了线性逻辑思维能力;而回答“这一排里的硬币多一些”的孩子也会在“杯子里的水”游戏中给出某一杯里的水更多的答案,因为他还不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知能力。

棉花糖实验:自控力

斯坦福棉花糖实验是测试孩子自控力的经典实验,测试对象是4到6岁的儿童。

实验很简单,就是给孩子一块非常诱人的棉花糖,然后摆在他面前两个选项:1. 可以直接吃掉,不过吃掉后就什么也没有了;2. 等一会妈妈回到房间后再吃,并获得又一块棉花糖。

家长可以在等待的10-15分钟内观察孩子的动向,看看他如何度过这段时间。报告中有各种有趣的孩子和棉花糖的互动,比如摸一摸,舔一舔,给棉花糖唱歌,跟棉花糖聊天,把它藏起来等等。

记得女儿Rebecca三岁半时我迫不及待地和她玩这个实验,想看看她如何对待自己的棉花糖。结果惊奇的发现她在15分钟内没有怎么注意这块棉花糖,15分钟后竟然完全把它忘掉了。我本以为女儿有惊人的自控力,但后来的日子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原因:她根本就不喜欢吃棉花糖。

所以注意点之一是要用孩子喜欢吃的东西;之二是这个游戏重点不在于孩子是否能坚持15分钟再吃棉花糖,而是以通过观察他在游戏中的行为和选择来进一步了解孩子的个性,以及作为家长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比如,有一次跟一个Rebecca的朋友玩这个实验,小女孩直接就把棉花糖吃掉了,我就问她为什么会做这个选择,她说:“妈妈一天只让我吃一块糖,就算你再给我一块,妈妈也不让我吃了”。我只能感叹:好聪明的女孩,好严格的妈妈。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