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初高中的划分,高中是9—12年级,初中有的地区是从6年级开始算,6—8年级,有的私立中学仅把7—8年级归入初中。从7年级开始,学校英文课的内容开始引入英语文学的经典作品,用小儿英文老师的话说,是“开始玩真的了”(Getting real):7年级开始英文课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果尔丁的《蝇王》,得普利策奖的戏剧,比如《伽玛射线下的雏菊》,光读《小屁孩儿日记》这种畅销书是过不了关的。

到9年级英文课书目更吓人,暑假作业就是读《麦田守望者》,正式上课书单包括《老人与海》,《英王詹姆士版旧约圣经》,希腊悲剧《俄狄普斯王》,亨利·詹姆士的哥特恐怖小说《螺丝转动》,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又译成《大亨小传》)这样一路读下去,到12年级毕业那年,读完全本的麦尔维尔的《白鲸》(又译作《莫比·迪克》),就可以高中毕业了。

不要小看这个英文书单,这个书单读完,中下水平学区高中毕业的孩子,都可以拽两句莎士比亚金句,这个孩子以后无论干什么行业,职业登山运动员也好,股市操盘手也好,他们的英文水平基本就是这个书单打下的基础。有一次公共广播电台采访《致命毒枭》的编剧,他谈到高中英文课唯一的收获,是读了一年的《白鲸》,他毕业于纽约布朗士区一家普通公立高中,像纽约大部分公立学校,他的母校师资不够,12年级英文课唯一的老师只教《白鲸》。

这部初版于1851年小说,据称是“最伟大的美国文学”,象征美国精神(至于什么是美国精神,尤其是高中生能理解的美国精神,这个问题另说):讲一个疯疯癫癫一根筋的船长,在海上满世界追逐一条白色的鲸鱼,要杀了它报仇的故事。这个故事到底有什么教育寓意,中国家长喜欢问对孩子成长“有什么用”,似乎没有什么用,最多教男孩子“不怂”,“不怂”的代价很悲催,故事中船长艾赫伯最后跟白鲸斗红了眼,完全疯掉,他孤注一掷,要同白鲸同归于尽,最后白鲸撞翻船,全船人员葬身海底,唯一的幸存者靠着抓住船长给自己打造的木头棺材侥幸逃脱,对高中那些浑不涩的小子们,《白鲸》像十全大补汤那样被囫囵灌输进去。

读《白鲸》时孩子即将成年,这部书很少引起家长的抱怨。让家长心里犯嘀咕的,是从7年级开始引进的那些英文经典,其情节基本都不算三观很正。

比如《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主要故事就是建立在一起社区的奸杀案上,它在出版后的几十年经常被学校禁止和下架,从初中英文教科书中踢出去,之后被有识之士批评,学校又灰溜溜地把书重新引进教材,如此反反复复;《麦田守望者》里有男主人公招妓的情节,也是叫家长敢怒不敢言的书,我的一位大学校友专门私信问我“怎么办”,“给不给孩子读”,最后因为是学校布置的暑假作业,还是决定让孩子读,不读交不了差;《了不起的盖茨比》有酗酒、偷情的情节,男主盖茨比的钱来路不正,基本是靠黑道上洗钱发财的;连海明威那些晦涩阴郁的短篇小说,比如《在印度安营地》,细究起来都是血腥暴力,《在印度安营地》里产妇难产,惨叫三天才把孩子生出来,等孩子落地,睡在上铺的丈夫,也就是新晋成为父亲的那个男人,因为不能忍受女人的连日惨叫,已经用剃刀自杀了,“几乎把自己的头都切下来”,这个故事是7年级英文课的第一篇,这篇小说用的是男孩儿视点,主人公的年龄应该跟7年级男生接近,这个惨烈的故事以男主人公的独白结束:“我永远不会死。”这算不算是美国的成人教育?跟《三国》、《水浒》里残酷杀戮比,《在印第安营地》是更现实的心理创伤。

这些英语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曾被批评欧洲中心论的文化研究者概括为“死的,白的,男的”文学,现在美国中学课程也与时俱进,引进“活的,非白的,非男性独占”的当代文学作品,对于心灵脆弱的家长,这些新晋作品几乎都不是“善茬”,带来更多的不安,比如前面提到的《伽玛射线下的雏菊》讲单亲家庭中破碎的母女关系;另外一部获得普利策奖的战争回忆录小说,《随身携带之物》(The Things They Carried),讲越战中美国步兵的经历,在漫长无聊的行军中突然遭遇死亡,字里行间流露出反战情绪,对美国外交政策几乎没有一句好话,作者自己是越战退伍军人,他说老实巴交的美国老百姓连“河内”这个地名都不会发音,就把自己的骨肉送到那里打仗,这份沉重的讽刺,随着满页连篇累牍地将步兵随身携带的武器的罗列(手枪和冲锋枪的口径,速度,子弹配备,地雷和手雷的不同当量),都一齐端到美国7年级的半大孩子面前,对比中国同龄人这时在中学语文课上读《荷塘月色》、《出师表》。

美国中学教英文经典的办法,不是让学生浮光掠影地泛泛读,而是细读,写读书报告,人物评传,重口味的细节是绕不过去的,美国家长难免抱怨,抱怨的结果就是换作品读,但是大凡严肃的优秀文学作品,毫无例外地直面社会和人生的苦难,换任何作品都逃脱不了。前几年本地举办读书节,请了《纽约时报》畅销书《玻璃城堡》(The Glass Castle)的作者来跟粉丝见面,《玻璃城堡》因为书的后半部分(父亲重度酗酒,父女进酒吧靠色行骗)在本地高中成为禁书,被高中图书馆下架,可以想像嘉宾到来之后发现自己的书在中学被禁,有多尴尬,作者离开以后《玻璃城堡》被再次上架。

这里提到的下架和禁书,是指教科书的范围内被禁,从学校图书馆下架,如果孩子对被禁的书感兴趣,他/她还是可以从公共图书馆借到阅读。从这个意义说,现在无书无禁。

《玻璃城堡》被学校下架,原因很复杂,《玻璃城堡》是非虚构回忆录,作者的父母属于美国的赤贫阶层,此书记录了她家几十年的生活。像她和她的家庭这种生活在贫困线下的白人群体,在国内叫吃“低保”,在美国有一个更侮辱性的称呼,“白色垃圾”。美国纽约这一代的富裕社区有一种心照不宣的对“白色垃圾”群体的回避和耻辱感,与这个地区一贯标榜开明自由的精神矛盾,这种对底层生活避而不谈,被社会心理学家类比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女权运动前美国白人对堕胎和性的回避,那种不洁之感。时过境迁,现在美国电视新闻上可以公开谈论堕胎和婚外情,但贫困却是时代隐性的新禁忌。

《玻璃城堡》很堵心很尖锐,之前抱怨《杀死一只知更鸟》和《了不起的盖茨比》有伤风化的家长,估计读到《玻璃城堡》就不会再抱怨,这教材改得!用《茶馆》里唐铁嘴的话,“不抽大烟改抽白面”了,越改越悲催,最后《玻璃城堡》还是回到高中指定读物上,没有再下架,这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与其跟书较劲,不如顺其自然,面对它。

我偶尔看到朋友送来的国内高中国际班的英文试题,高二期终考试的试卷,基本是30年前我在南京高中毕业时的英语考试题型,“动词填空”、“语法改错”、“选择正确的动词词组组合完成句子”,这种教法,对英文是多大的误会啊!国内的英文教育,使英文支离破碎地存在于动词、名词、副词、助词、动宾从句这些文法格式当中的,英文经典被称作阅读材料,节选几段成为阅读理解题。这种英文教育是多么荒诞无用啊。

真正的英文存在于一本本千万人传看的书中,带着它不可理喻的力量汹涌而来;什么是美国精神,美国精神就是13岁的孩子被推向没有节选没有被清洁过的原生世界,让你自由地阅读和书写,被吓到,被感动,不理解可以,但必须读过,知道,这是美国中学英文课给孩子的成人仪式,在阅读中长大成人,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