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是个比“死亡”更难面对和谈论的话题。

我母亲年纪大了。这几年,她出远门或是生病住院,都会向我嘱咐些身后事,家里的存款,保险柜的密码,反复交代,让我背下来。

只要听到妈妈说“蔻儿,万一我有什么事…”,我就开始泪眼婆娑,心痛到根本听不下去。

亲情,是如此血乳交融的牵连。

面对生老病死的常态或突发意外的不可预料,我们尚无法淡定,更别说去接受亲人自行放弃或终止生命了。

想象一下,有一天你的孩子突然说:“妈妈,我不想活了!”,你作何反应?

这肯定是一颗惊雷,震得父母手足无措,心绪难平。

常见的反应,有下面几种。

堵话型:

“闭嘴!什么死啊死的,没轻没重,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这种话别再乱说了!”

逃避型:

“这种玩笑,不能随便开。死是什么,你都不懂!晚上出去吃饭吧,我们开心点!”

自责型:

“妈妈爸爸是给你什么压力了?我们对你不好吗?”

同归于尽型:

“你要死,妈妈也不活了!你是我的命,我的寄托,没有你,我活不下去!”

愧疚转嫁型:

“你的命是你自己一个人的吗?你不活,有没有想过我们做父母的感受?怎么说出这么不孝顺,没有责任心的话呢?”

说教型:

“生命很宝贵,放弃它,太不道德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你已经比爸爸妈妈小时候不知道幸福多少倍了,应该知足!你要坚强,学会调整心态。你们现在的孩子就是没经过事儿,太脆弱了。哪至于就说到死呢?”

虽然,这些反应,各有所指,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家长在对此抒发己见和情绪后,都忘了问问孩子的真实感受,仔细听听孩子为何会这么想,以及分析它有可能造成的现实后果。

我目睹过很多荷兰亲友与自己的孩子,以和中国家长不同的方式,谈及“自杀”。

“安乐死”合法的荷兰,规定 “安乐死”的人必须是清醒的、自愿的,在家人知情并接受的前提下,做这个决定。每个“安乐死”的案例被执行前,无论是死者还是其亲属,都要共同经历一段和专业人士评估讨论“终止生命”及其流程的过程。

我参加过一些“死亡伦理”、“临终关怀”之类的培训课程,触动很大。

这一切,让我在近些年,认真思考和学习,如何理性地看待和面对身边自然和非自然的死亡。

我训练自己,在母亲嘱咐身后事时,平静耐心的倾听,那是对她的尊重,也是让她心安。

而能够理智地和孩子谈论“自杀”,虽然困难,但非常必要。

我先把由于病理原因导致的自杀倾向排除,因为这需要专业的治疗,在此不做讨论。

六岁以上的孩子,对生死是有基本概念的,也有足够的逻辑听懂大人在说什么。

在对待禁忌话题时,为人父母,如何将最深的恐惧和最痛的不舍,变成平静的对谈呢?

首先要做的,就是别用自我宣泄的情绪,把孩子想说的话压下去。

不论孩子谈到“死”,说的是玩笑话,还是真话,都先稳住心情,耐住性子,认真听孩子把话说完,让他把思绪在你们面前舒展开来。

我前面列举的那些方式,把孩子的话堵回去了或是顾左右而言他,可能会埋下极危险的隐患,若孩子真有那样的想法,就丧失了一个挽救他的机会。

家长不妨通过开放式的问句来了解探听孩子说到“自杀”,是玩笑还是当真。

“你说你不想活了,能告诉妈妈,不想活是什么意思?你打算怎么办呢?”父母可以试着这样询问。

“生活真无聊!整天上学都是些没劲的东西,刚才还和同学吵了一架,回家你们连ipad也不让我玩,周末才能上网和看电视也太严格了。我就干脆睡下去不睁眼算了,活着一点意思也没有。”

若孩子这么说,你可以松一口气。

显而易见,这肯定不是真要自杀。

接下来,千万不要对孩子评判,更不要给自己伸冤!

不评判,就是别给孩子的话定性或表现不屑,说“这和自杀有什么关系? 差得远呢,乱说话,吓死人!”

不伸冤,就是别只顾给自己的教育方式解围,说“不让你玩那些,是为你好,让你专心学习。我不怕你现在恨我,你迟早会知道我的苦心,而感谢我的。”

父母要做的是先对孩子表示理解,再趁机告诉他“自杀”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听起来你的生活的确很沉闷,你喜欢做的事,都被限制了。”

“是啊,上课就是背书听讲,没意思;回家你们就让我写作业,没乐趣。我烦透了。”孩子若感觉得到了理解,会敞开心扉。

“我听出来了,其实,你是想让学习和生活都更有意思些,不要有太多的管束。但减压和‘自杀’可是两回事儿。想有更多的娱乐时间,可以和妈妈谈。‘自杀’就严重哦,它不是睡觉,你再也醒不来了,再也没有任何机会做你喜欢的事、见你喜欢的人了,懂吗?我想你根本不是那个意思,对吧?”

如果孩子点头认同你,你不用在“自杀”这个话题上过度教训他,点到为止。

你随后就可以和孩子讨论他目前学习娱乐的平衡了,因为这才是他想解决的。

“你说说,你想玩ipad、上网、看电视,到底要多频繁?”

“我想天天上网和玩ipad。”

“天天,肯定不行。这样吧,除了周末,要不周四也让你上1小时网。ipad可以玩,但是不能无限制,每天最多半小时,周四你上网那天就不玩ipad了。”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放宽一些限制,但别忘了提到学业,“给你这些娱乐,你的作业怎么办呢?”

“我做完作业再玩。”孩子听到要求被满足,一般也知道做好分内的事情。

“那说好了,回家第一件事要把作业写完,才能玩ipad。我们先如此试一个星期,如果你能平衡好学习和玩乐,我们以后都这么执行,好吗?”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教导他,并和他以成熟的方式沟通谈判,告知如何解析压力,取舍得当,是非常重要的。

如此,能让孩子明白,遇到问题可以切割后一步步解决,不要在情绪中以为只有“死路一条”。

再说说,孩子真有自杀想法,怎么办。

这种情况,只要孩子能说了出来,就是父母扭转乾坤的契机,千万不要着急。

这不轻松,但可以用放松的态度,小心慎重地对待。

不要表现紧张,一是避免吓着孩子;二是通过自己的冷静给孩子一种安全感和力量,稳住他的情绪。

我用一个朋友和她女儿Emma的互动来举例。

Emma因为搬家,在另一个城市上高中,非常不适应。在学校没交到朋友,还因为和一些女同学谈不来而受到了孤立。

她每天上学都觉得很煎熬,放学后,就和以前的朋友在社交网络上聊天,聊到很晚,生物钟打乱了,一个多月下来,身心不堪重负,想到了死。

Emma眼泪汪汪地蜷在床上跟妈妈说起了“自杀”,甚至谈到了一些实施的步骤,但也提到了对死的犹疑和恐惧。

她妈妈当时听到,整个心都往下沉,手脚发凉。

她想搂住女儿,说家人爱她,需要她,可她意识到那没用。

因为,Emma是知道家人爱她的,但这种爱,在此刻解决不了Emma的沮丧。

她坐在Emma身边,表达了对女儿的理解,并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Emma, 我感受到了你在学校受的冷落。这让我想起自己中学时,也想到过死。当时,我特别喜欢看一些哲学书,思考人生的价值,觉得身边的同学一天到晚谈论化妆和穿着蠢透了。晚饭时,和你外公外婆聊我的想法,他们一副兴趣索然的样子,我对他俩很失望,越来越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不知道是因为那些书,还是青春期时不稳定的荷尔蒙,我真的做好打算,在你外公外婆和舅舅不在家的一个周六,把房子烧了自杀。”

“妈妈,烧房子不也会伤到邻居吗?”Emma完全进入了母亲当时的角色。

“宝贝儿,你可比我有同情心,我那时可没管那么多。”

“后来你怎么打消念头了?”

“说来好笑,我有天晚上和舅舅一起看电视,出现一个好帅的男演员。我就想,周六要是我自杀了,再下周就看不成这个男演员演的电视剧了。之后,我为了追他的剧,把‘自杀计划’一延再延。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连那个计划都几乎忘记了,也完全不想死了。”

“就这么简单?”Emma有点啼笑皆非。

“嗯,就这么简单!”

Emma爆发出一阵大笑,凝重悲伤的气氛烟消云散了。

妈妈继续说:“是啊,现在回头想想,生和死看似那么遥远,但有时也就是一念之间。一个跟我毫无关系的帅哥,居然让我忘记了当时自以为是的人生定义,就这么活了下来。你说,生活是简单,还是复杂呢?不过,我还真庆幸能有之后的日子,遇到了爱情,生下了你和妹妹。要是死了,可就无法经历了这些美好了。”

Emma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也觉得我现在的同学没那么糟。其实,我可以试着和她们多聊聊。”

“我们都会遇到逆境,好像所有的人事都和我们作对,看似无路可退。但如果我们用死来解决,就意味着终结了一切机会和可能性。做错了事,还能重来,也有后悔的权利。但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也看不成帅哥啦!”Emma开心起来,也能打趣了。

这个风波算是过去了。

我的朋友表示了对女儿的感同身受,没有抱怨孩子心理素质差,也没有强调假设失去女儿,家人的痛苦,就这么分享自己的经历,让孩子意识到生死的奥妙,以及逆境有其他的方式过渡。

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里写道“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不如就这样,以探讨生命终极追问的方式,和孩子聊“自杀”。

我们不能仅仅怕孩子死,就躲避这个话题,而是要因势利导,教孩子怎么活!

(作者简介:魏蔻蔻,生物科学博士,医药研发经理。定居荷兰,与荷兰老公和猫咪Marley相伴,有文科心的理科人,爱好写作, 创办原创微信公号微蔻(WeikoMagazine),分享留学定居海外的中西教育和思维差异,讲述跨国情感及家庭文化的碰撞,描绘欧洲皇室风云,评论欧美医药企业形态。)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